再加上倭人的飲食習慣,即使是早飯也是吃幹飯的,粥隻有病人才吃,因此倭軍官兵都對他另眼相待。
久保瑛太也對此人很感興趣,恰好此時監獄的檔案已經整理好了,他便拿來查了一查,順便把犯人也分成了三類:第一類是間諜罪,這類人最有可能是自己人,因此倭軍給的待遇也最好;第二類是異己分子,應該可以利用,待遇稍次;最後的一類是些雜牌子,倭軍也就是保著他們有吃有喝的不死就行了。
久保瑛太之所以這麼做,一是把工作做在前麵,他也是做過情報收集工作的,因此先把前期工作做了,算是給內田悠仁幫忙,同時也拍拍馬屁,中野學校的人雖然普遍軍銜不高,但勢力很大,不能小瞧了。二是因為現在城裏屠殺的差不多了,好多消費品已經搶不到了,軍部也在逐漸的吩咐軍官收攏部下,很多出格的事情也做不得了,物資緊缺,隻能這樣了。
通過查閱檔案,久保瑛太得知那個要求喝粥的犯人叫程子強,罪名是間諜罪,不過看來身體狀況尚好,基本沒怎麼受刑,隻是咳嗽的厲害,但通過這幾天的靜養,也好了許多。
其實程子強和久保瑛太在壽春戰役的時候,離的最近的時候不超過一千米,但是這畢竟不是古代打仗,來搞什麼來將通名一類的無聊玩意兒,因此久保瑛太並不認識程子強,程子強對他現在也沒什麼印象。對待值班的倭軍士兵也是愛理不理的,沒必要根本就不說話。
但久保瑛太就不同了,監獄裏有不少犯人見倭軍不殺他們,也不打不罵,夥食也比以前好,有幾個親日的競相提出要和最高長官會麵,但是久保瑛太大多不見,他很清楚自己的職責,他就是一個看門兒的,這些犯人裏麵,什麼人有用,什麼人沒用都得派遣軍的情報部門說了算,況且這些人關在監獄裏,城裏大屠殺的事情他們還不知道,雖說這些人都是華夏政府的異己分子,但有不少家眷都在石頭城,天知道還剩下幾個,這個棘手的問題還是留給情報部門的家夥們去處理吧。最後久保瑛太隻接見了兩個自稱是倭國人犯人,和他們聊了半個多小時,大都是些“你的家鄉在哪裏啊”一類試探虛實的話,結果還是令人滿意的,久保瑛太給他們安排了單間,可以在院落裏自由活動,但是再遠就不行了。
除了這兩個人,久保瑛太還接見了程子強。
那天程子強換了衣服,理了發,雖然看上去還孱弱,但骨骼結實,精神也好,舉手投足一副軍人做派,弄的久保瑛太暗自揣摩:這人做個戰俘到也合適,當間諜……怎麼可能?
不過這個程子強倒是個健談的人,他會幾句簡單的倭語,久保瑛太的華夏語也很流利,因此兩人交流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隻不過程子強雖然天南地北的什麼都說,卻好似茶館聊天一樣,偏偏就是沒有一句正型的,談了兩次,久保瑛太什麼也沒有聽出來,最後得出結論:這個程子強說不定真的有什麼秘密使命,罷了,還是讓情報部門的人自己來解決吧,因此也就不在找程子強閑談了。
程子強自八個月前被投入監獄以來,一直以為自己已經永無出頭之日了,他雖然沒有什麼政治鬥爭經驗,但不是傻子,即使在所謂最民主的國家裏也有一些黑幕,更何況華夏還隻是處於過渡階段呢?再加上這監獄裏的很多人,已經關押了數年,既不提訊,也不審判,隻是關在這生蛆,程子強就知道自己處於什麼樣的境地了。
倭軍攻城的時候,監獄的看守突然開始隔著鐵門挨著號室槍殺犯人,最後來不及了又防火燒監,程子強空有一身的本事,卻也施展不得,卻被倭軍救了,一想到這些,他就覺得好笑——直接和間接死在他手下的倭軍官兵少說也有數百人,結果自己卻被倭軍救了一命,這帳還真的不好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