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程子強被調入亞裔第四十三步兵團在第一營營部擔任中尉。四十三團的成員主體是華夏人,但也有從其他亞裔人種,雖然名為步兵團,但主要隻負責挖戰壕,運送彈藥一類的工作。由於成員來自的國家不同,性格和對這場戰爭的看法也不同。倭國人好戰,重榮譽感,認為把他們編入後勤部隊是一種侮辱,因此總是要求直接參戰,而是不擔任勤務工作。華夏人向來是聽天由命的,讓幹什麼就幹什麼,從不主動請戰,在他們看來,歐戰和他們這些亞洲人實在沒什麼關係,之所以參軍不過是為了一張綠卡而已。至於天竺人,幾乎沒什麼用處,即懶又怕死,而且都是素食主義者,不願意殺生,因此他們對來到後勤部隊還是比較滿意的。

有時候事態的發展不以人的素質為轉移。參戰的第二年,歐洲盟軍開始嚐試著進行反擊,在某次戰役中,歐洲盟軍攻克了一個小鎮,然後就繼續前進,把小鎮作為補給基地,移交給四十三步兵團。當四十三步兵團剛進入小鎮的時候,斯洛軍發起了反擊,在坦克的掩護下,潮水般的斯洛步兵端著上了刺刀的65自動步槍湧了上來,一個衝擊就打垮了歐洲盟軍的先遣部隊,四十三步兵團團長眼瞅著自己的盟軍唏哩嘩啦地敗退下來,向後退去,就急忙向上級請示。結果這次反擊是全線性質的,盟軍戰役指揮總部根本沒有足夠的預備隊填上來,隻得下令四十三團死守該鎮。

團長看了看自己手下這群吃的胖胖的,但身材矮小的亞洲人直歎氣:如果全是由倭國人組成的隊伍,也許還能打一打,可現在……隻能死馬當活馬醫了。

戰鬥一開始還算順利,畢竟這裏是補給基地,物資充沛。斯洛軍也沒把這支亞裔部隊放在眼裏,直接就從行進間發起衝擊。第四三步兵團的團長也是位經驗豐富的老兵,部隊火力配置的很合理,一頓猛烈的炮火就把斯洛軍打退了,結果陣地上一片歡呼聲,覺得打仗也就是這麼回事嘛,結果證明戰爭是非常殘酷的,剛才的戰鬥不過是一場預演而已。

斯洛軍稍事休整,開始進行炮火準備,四十三團的士兵哪裏見過這種陣仗,一個輪次的炮擊就給打散了。第一營更慘,一發炮彈恰巧擊中了營部的隱蔽所,包括營長在內的軍官大部分非死即傷,等程子強的腦袋不再嗡嗡作響的時候,發現自己成了營裏軍銜最高的人。這時斯洛軍發起衝擊了。

程子強當時也想不了那麼多,從掩蔽部的廢墟裏鑽出來,撿起一隻衝鋒槍來,一路驅趕著敗退下來的士兵迎著衝上來的斯洛兵硬碰硬的頂了上去。

自動武器的掃射,手榴彈的對轟,刺刀和工兵鏟的碰撞,最後是一陣迫擊炮火,等一切都靜下來的時候,程子強發現自己一個人坐在戰壕裏,周圍群是殘肢斷臂。

“還有誰活著?”程子強用沙啞的嗓子喊道。

“嗯……”說話的人已經沒大聲回答的力氣,隻是勉強地舉起一隻手來。結果對麵“砰”的一槍打來,把那隻手給打飛了。手的主人看著自己斷臂,居然沒有哀嚎,好像根本不知道痛覺為何物一樣。

慘烈的戰鬥讓第四十三步兵團一戰成名,後來他們才知道,他們足足抵擋了斯洛人兩個摩托化步兵團的攻擊。

第四十三步兵團撤下來休整的時候,稀稀拉拉的,人員隻剩下不到三分之一,戰役指揮部的人還算有良心,該頒獎的頒獎,該晉銜的晉銜。還把他們安置到一個風景如畫的小鎮上休整,讓他們過了兩個星期天堂般的日子,然而好景不長。

一名盟軍間諜被斯洛軍俘獲,此人掌握著重要的情報,足以決定一場戰役的成敗,盟軍戰役指揮部得到命令,要不惜一切代價組織營救,如果營救失敗,就大規模的轟炸該地區,說白了就是殺人滅口。

在組織突擊隊的時候有遇到了麻煩,關押盟軍間諜的地方是一個山穀,地形複雜,隻能由小型運輸機滲透,而且架次不能太多。歐洲人一個個牛高馬大的,加上裝備,不適合這次任務。於是戰役指揮部有想起剛剛打了一次惡仗的四十三步兵團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