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員損耗上承受的起,誌願參軍的壯丁們通常隻經過個把月的訓練,甚至隻學會放槍就匆匆奔赴前線被消耗掉,而後方源源不斷的後續部隊又開拔了上來。反觀倭軍雖然訓練有素,但是每死掉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兵,並不能立即得到補充,從整條戰線上看,倭軍的素質已經開始下降了。
華夏軍並不是總是無謂的消耗年輕士兵的生命,在大後方,一大批青年正加入到新組建的精銳部隊中去,這批部隊被稱為大反擊部隊,是華夏整軍計劃的一部分,預定第一個批次先組建40個師。所有加入這些部隊的青年,至少都有小學以上的文化,並且在學校都是業餘運動員,無論是政治熱情還是身體素質,都是華夏一流的棒小夥子。馮大總統在簽發下組建大反擊部隊的命令後,曾經黯然落淚地說:“我這是在拿我們華夏下一代的精英在拚命啊,他們本不該成為軍人的,他們本該是未來的科學家、工程師、企業家……”
但是雖然如此,華夏還是比倭國更消耗的起,人力不消說,就算在經濟上,雖然華夏的重工業和高精尖工業不如倭國發達,但是20年的經濟積累,讓華夏有遠比倭國強大的多的物質儲備。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歐羅巴洲真的對華夏接觸武器禁令,讓勇士手中有了武器,那麼倭國就已經在戰略上失敗了。因此倭國會盡一切的努力讓國際社會繼續保持著武器禁運條例的有效期,即使這條禁令是針對雙方的也不要緊,因為倭國的工業基礎不華夏強,可以自助研製製造戰鬥機、坦克、甚至航母,至於原材料方麵也不用太擔心,因為在占領的華夏土地上的資源,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漸漸的轉化為倭軍的真正資源的。
雖然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是當前還是要先糾正一些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形象,消除一些負麵影響,如果這樣做就需要找一些替罪羊,並且最好有華夏人去辦,這才叫共存共榮嘛。
戰略部署一旦設下,程子強接到內田悠仁的命令也就隻是個時間問題了。
您的留言哪怕隻是一個(*^__^*) ,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