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國人對於華夏官員嫉恨某個倭國官員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因為按照他們的理論,在倭國占領區,華夏官員要想過的好點,就必須依附於倭國人,這也是倭國人樂意看到的。因此辯證地說,一旦一個華夏人嫉恨一個倭國官員,那麼他要想繼續保持自己較為優越的地位和生活環境,他就必須去依附於另一個倭國官員,也就是說一個華夏官員越是嫉恨某個倭國官員,他就必然和另一個倭國官員搞好關係,這樣一來,這個華夏官員對倭國整體的依賴也就增強了。

程子強就是這種現象的典型,所以盡管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他恨田中恨的要死,但是卻沒人說他對倭國人不忠誠,誰都知道,他其實離不開倭國人。

自從最後一封信後,程子強一連兩個多月沒有豔秋的消息,要說心裏不急那時假的,再加上又想去找田中一點茬子,於是就去憲兵隊找田中,結果恰恰田中也趕著來找他,兩人在路上錯過了。幾經周折才碰到一起。

見了麵,程子強還未發話,田中就搶險說:“子強君,請和我一起去中島司令官那裏吧,有些事情需要拜托你。”說完拉著程子強就走,弄的他摸不清頭腦,但從田中那焦急的眼神裏看出了一絲不祥的兆頭。

一行人趕到中島司令官的辦公室,中島司令官也軍容嚴整,一臉嚴肅地站在一副地圖前,同時在場的還有石頭城的幾位重要官員。

空氣中彌漫著不詳的氣氛,程子強再一次感受到了恐怖的來臨。

被擊沉了!載有包括倭國特工在內的客輪在南海一帶被擊沉。

“是誰幹的?”程子強看上去恨平靜,但言語中卻流露出無形的殺氣,這殺氣的每一個分子都鑽進了在場每一個人的骨髓。

中島感受到了一陣含意,他以前以為自己已經了解了程子強,但是現在他發現他並不了解程子強,至少不完全了解。以前他知道程子強是個優秀的軍人,但也是僅此而已,卻沒有料到這個平日裏酗酒、頹廢、時不時還弄出點緋聞的背叛者,好像突然間換了一個人,中島甚至在這種殺氣之下感受到了一絲絲的恐懼感。或許這才識程子強的本來麵目吧。

田中也是第一次感受到程子強的身上發出這種氣息,但是他一如既往地冷靜,作為一個情報軍官,隨時保持冷靜是最重要的。

船被擊沉,船上的乘客死傷了百餘人,還有數十人失蹤,潘曉樓也在其中。

至於襲擊者,存在三種可能性,第一,倭國海軍;第二,華夏海上遊擊隊;第三,其他武裝組織。在這三種可能性中,倭國海軍的可能性最大,因為在那一地去區的華夏海軍和海上遊擊隊已經被消滅待盡了,連敷設水雷的能力都已經喪失,同樣道理,該地區唯一有能力在短時間內擊沉一艘客輪的其他海上武裝力量也在倭國海軍的打擊下基本被消滅,因此在該地區唯一具備該種能力的海上武裝力量就隻有倭國海軍了。

該客輪是一艘第三國公司 的客輪,遇難人員中,雖然是以華裔為主,但國籍仍然十分複雜,具有一定的國籍影響力,更重要的是,在乘客中還有各地抽調的倭國特工,他們可是身負大東亞共榮的重任啊,因此該案被上升到一個相當的高度。

由於程子強的妻子潘曉樓也在失蹤者的名單裏,所以為了回避的原則,他沒有參加代表石頭城參加事件調查小組,最終由田中帶隊,久保英太和另兩名偵緝課的華裔探員作為石頭城的代表去了。

程子強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親自到父親那裏,把自己的兒子接回來抱在懷裏親了又親,根據監聽記錄,那天程子強反反複複隻說著一句話:兒子,媽媽不會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