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夏民間,對馮大總統的評價不高,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他是個優秀的飛機設計師,卻是個懦弱的政治家,而他在政治上取得的成就其實都是其夫人和家族在背後操縱的結果,換句話說,馮大總統其實是個吃政治軟飯的。

但事實上結果不是這樣的,至少倭國人對其評價頗高。一個柔弱的書生,用他同樣柔弱的肩膀,生生扛起了華夏的半壁河山,這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所以當馮大總統猝死的消息通過倭國諜報部門傳到倭軍軍部的時候,居然有人彈冠相慶,在他們眼裏馮大總統是一個強人,而且對華夏即將組織絕地反擊和會使用毀滅性武器的情報也有所獲取。而此時倭國的攻勢也到了強弩之末,對於華夏的反擊也是有幾分忌憚的,特別是關於華夏搞到了毀滅性武器的消息。這種毀滅性武器是斯洛國在戰爭後期為了扭轉戰爭敗局研製的以核子為能源的武器,號稱能夠改變戰爭和人類的命運。不過還沒有來得及使用,斯洛國就戰敗了,這些武器和設計圖紙成為了盟軍的戰利品。雖然不知道華夏搞到這些武器是真是假,但是總是一個莫大的威脅。因此能多些時間準備總是好的。而馮大總統的死確實給了他們時間,可謂是天助倭國啊。

馮大總統的死因很奇特,醫生也無法做出確切的診斷,最後隻能總結為:因心力交瘁而猝死。

按照華夏憲法,當總統不能履行職務的時候,由第一副總統代為履職。原本華夏高層對馮大總統也是有些看不起的,同樣是因為他的裙帶關係,可是沒等兩天首先是代行職務的第一副總統就先頂不住了。正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現在在了其位,他才知道馮大總統平時是如何工作的,又是承受了多麼大的壓力,而對倭國的反擊行動也不能繼續進行了。

但這麼單吊著也不是個事兒,最後由最高議會和政府的行政主腦人物們開會,請議會定製緊急時期特備法案,邀請馮夫人出任臨時代總統,直到緊急情況結束。

馮夫人忍著喪服之痛,穿著喪服就上任了。第一件事就是將計就計再次將即將發起的攻擊無限期延後,同時敦促情報機關實行了一個大規模的瞞天過海計劃。就這樣,一方麵明裏為馮大總統準備國葬,大操大辦,另一方麵卻在加緊戰備。

不過對馮大總統大操大辦的葬禮,讓國內輿論都憤憤不已,有家報紙甚至抨擊:在此國家危亡之際……我們又捧出了一個國服的皇帝……

政府的反應也是飛快,立刻敦促把這家報館給查封了,結果又引起了軒然大波。

亂的好,要的就是這個亂。前線也亂成一團,原本集結隱蔽的部隊開始雜亂的後撤,甚至不顧倭軍的空襲在白天就撤退。(事實上他們白天大張旗鼓地撤走,晚上又悄悄地返回了集結地點,)隻是苦了提早得到消息,興奮地提前盲動的敵後遊擊隊,過早地暴露了自身,被倭軍消滅了不少,唯一讓倭軍震撼地就這些弱小的遊擊隊爆發出的驚人的強悍戰鬥力。幾乎每個倭軍心裏都在默默地想,幸好隻是遊擊隊,如果是正規軍會戰級別的反擊,那打擊力量該是多麼的可怕啊。

就這樣,在一團亂糟糟掩護下,華夏軍重新調整了軍力部署,相比前一次的計劃,這次將要發起的反擊將更具備突然性和打擊力。

在馮大總統猝死的死二十七天後,馮夫人在同一張辦公桌上簽署了反擊命令,於是華夏積蓄良久的戰爭機器開始高效地運轉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