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2 / 3)

調查組長見他滿臉失望,便解釋,通常的程序是,必須等調查結論出來,再由地方執法機關立案。

甄文斌自思,先立案追查、再出結論?還是先出調查結論、後立案?程序不同,結果回異,看著無法按照自己的設想推進,他隻得匆匆告辭離去。

回到檢察院自己的辦公室,甄文斌心中憋屈、懊惱無限,茫然若有所失,正在他彷徨無奈之際,門衛來電話,說一名年青人指名要見他。

來客戴著一副寬大的墨鏡,進入屋內也沒摘下,像是要故意隱瞞自己的身份,他把一個牛皮紙信封交給檢察官,說,“這是何雪讓我交給你的。”隨即轉身出門。

甄文斌暗自吃驚,他先關上自己辦公室的門,坐在沙發上拆開信封,裏麵是兩張照片和一張便條。

“這兩張照片是河東新區康寧花園9棟,據悉,該棟603房的業主,可能正是砮江大橋工程的監理秦盛,如能查實並了解購房款的來源,應該會有重大收獲。”

雖然便條上沒有落款,甄文斌已猜出是何雪所寫,她拜訪省大學建築係教授回來時,曾經告訴自己,建橋工程的監理秦盛,必定知道事情的全部真相。

既然彭大富這條路暫時行不通,何不以此為契機,從監理身上尋找突破口?甄文斌略微沉思後,決定悄悄展開對秦盛的調查,一旦查實他有違紀行為,立即拘傳、施加壓力,迫使他開口。

---------

自從那天被潘荏嵩和李國軍追問後,秦盛似乎受到驚嚇,愈加惶恐不安、夜不能眠,身為資深的專業工程師,他很清楚,等到冬季枯水季節,沒入水中的五號箱梁,大部分會浮出水麵,斷裂處的鋼筋將不可避免地外露。如果那位女記者繼續窮追不舍,隻要請來砮江大橋的結構設計師,一眼便能辨別出其中的質量缺陷,後果不堪設想。

秦盛越想越害怕,惆悵再三後,決定把自己及公寓內電腦上留存的記錄,拷貝到U盤上後全部刪除,將U盤送回省城家裏藏匿。他估計,市交通局在冬季枯水季節,修複橋梁時,肯定要炸毀堵塞河道的箱梁,隻要能拖過冬季,就可以萬事大吉而來。萬一真的被女記者追出真相,那個U盤,也可以大大減輕自己的責任。

何雪此刻的處境和心情,不比秦盛好到哪裏,那自從打暈警司李國軍脫身後,全市警察對自己的追捕愈加嚴密,幸虧已進入秋末,她尚能濃妝遮掩、偶爾出行。在圖書館工地的宿舍裏心驚膽戰地躲避兩晚後,胡楠就去市郊租了一間農民房,讓她暫時藏身。

從一名受害者變成被公安機關追捕的罪犯,何雪的內心充滿委屈和悲憤,伴著無休無止地失眠,她不時地回憶自己所做的一切,實在想不明白會導致目前的結果,失職者冠冕堂皇地掌控著局勢,伸冤者要東躲西藏,才能免受牢獄之苦。

她幾次要遠赴首都,用更加出格的伸冤行為,引發更大的震動,都被胡楠苦苦勸住,“省廳調查組已經在開展工作,你就再忍耐些日子吧。”

胡楠怕她情緒失控,幾乎每晚都要來寬慰她、照顧她,何雪才得以控製住自己的情緒,蟄伏在市郊的農民房內。持續多日,二人一直舉足無措,能做的,隻是等待、再等待。

然而,潘荏嵩和李國軍是絕不會靜靜地等待的,隻要省廳調查組未走、何雪還繼續在逃,他們就不會放鬆對女記者和監理的關注。

--------

自從何雪匆匆逃離後,玥姐的心裏,時時牽掛著她的安危,全市的公安機關都在緝捕她,結果很明顯,何雪隨時會身陷囹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