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節(1 / 3)

呼聲下,他感到“不抗日沒法向老蔣交待,老百姓和共產黨也不答應”!本著“一切為了存在”的處世原則,閻錫山終於選定了“聯共抗日”的策略。也正是利用這個有利時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緊急改編為八路軍開赴山西抗日前線。

平型關戰役是國民黨第二戰區擬定的“太原會戰”計劃的一部分,是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後,在山西境內的第一次大規模的對日戰鬥。八路軍和國民黨中央軍、晉綏軍先後投入8個軍近10萬人,曆時19天,在長達百餘裏的長城線上進行了大規模的抗擊日軍的戰役。平型關戰役,是抗日戰爭國共合作、共同禦敵的一次成功範例。

麵對日軍對山西大舉進攻,國民黨軍隊進行了層層阻擊。天鎮、高陽、盤內阻擊戰相繼失利,9月12日廣靈前哨戰揭開了平型關戰役的序幕。當天上午,日軍向山西門戶、河北蔚縣暖泉鎮進攻。晉綏軍擔任警戒的一個連拚死抵抗,全部陣亡。第33軍軍長孫楚令第73師師長劉奉濱星夜馳援。9月13日在蔚縣東石門一線,近千名日軍借炮火掩護向我軍發起猛攻。營長張見勇率部猛烈還擊,並奮不顧身衝出戰壕與敵拚殺,陣地失而複得4次,張營長和一名連長陣亡。在緊急關頭,團長呂超然親率預備隊1個連進行反擊,不幸頭部中彈犧牲。陣地上官兵見團長陣亡,怒不可遏,勇猛拚殺,斃敵百餘名。由於敵人火力過猛,該團有千餘名官兵陣亡。此時師長劉奉濱正在前線督戰,為奪回陣地,他親率4個步兵連組成的奮勇隊,揮著大刀片衝向敵人,他們前赴後繼,縱橫砍殺,劉師長受傷4處仍不下火線。奮勇隊死傷過半,4名連長有3名陣亡,有的士兵被敵人撲倒後,拉響了身上的手榴彈……在火燒嶺陣地,中國守軍殲敵200餘人後轉入團城口防禦……在靈丘北山防禦中,我守軍陣亡營長1名,連長2名,以傷亡500餘人的代價斃敵400餘人。

9月21日,日軍向平型關晉綏軍獨8旅發起進攻,我守軍居高臨下給予迎頭痛擊。敵人用成排大炮向我轟擊,又出動飛機百架,每30架一組輪番轟炸,並用坦克掩護步兵衝擊。守軍用一個營兵力組成刺殺隊出擊迎敵,在山坡上展開了白刃戰。陣地經反複爭奪,敵遺屍累累。守軍傷亡巨大,三個團損失了一個團。623團1營500多人,隻剩下148人,其中第l連、第2連全部陣亡。

防禦團城口的中央軍84師,9月20日由火燒嶺阻擊日軍後撤到該地。9月22日,日軍粟飯聯隊(一個聯隊相當一個團)在飛機大炮和坦克掩護下發起猛攻。502團團長艾捷三親率步兵1連衝上前沿,以手榴彈猛砸敵人。艾團長腹部中彈,營長李榮光犧牲,戰鬥十分激烈,日軍曾一度占領團城日周圍的製高點,對團城口乃至平型關防線構成極大威脅。戰區司令閻錫山聞訊大驚,命令懸賞萬元迅速奪回高地。501團團長呂曉韜從全團挑選了50名精壯士兵組成奮勇隊進行反擊。麵對萬元賞金,奮勇隊員們毫無興趣,隊員們大聲說:“團長,打仗就是拚命,命都不要了,誰還在乎那一萬兩萬的賞金!要是‘光榮’了,記住我們的名字就行了。”在呂團長的指揮下,奮勇隊衝上陣地與敵人殊死肉搏,以陣亡十幾名士兵的代價奪回了高地。22日夜,日軍一個旅團(一個旅團相當一個師)在40輛坦克和裝甲車掩護下向平型關、團城口猛攻。國民黨獨8旅、第84師出擊應戰將其擊退。23日、24日日軍加強攻勢,我守軍奮力拒敵,有時為爭奪一個製高點,雙方肉搏多次,戰況慘烈。第17軍軍長高桂滋鑒於側後受敵,多次向閻錫山求援無果,隻得下令撤退。25日淩晨,日軍占領了團城口、鷂子澗、東跑池一線,將平型關防線撕開了一條2公裏的口子,這也給我八路軍115師25日的平型關戰鬥製造了很大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