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熱情和使命感。我們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追求一點精神的自由和富有,有時候比物質的享受和豐富顯得更加珍貴。就像王高林雖然已到“知天命”之年,但一聽說國家剛剛開設了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報考不限年齡、教育程度,就義無反顧地報了名,並像戰爭年代攻下一個個堅固的堡壘一樣,把一門門課程“啃”下來,堅持27年,終於成為複旦大學百年以來領取本科畢業證書年紀最大的學生。王高林為精神生活的美好孜孜以求,執著拚搏於大學自考之路的壯舉,不正體現我們生命的意義與使命感嗎?他追求的是人生的目的,而不是生活的工具,是自我價值實現的過程,而不是物質生活的享受,它比物質追求更富有意義,更具有價值,更能體現我們中華民族崇高的精神境界。人文藝術家美的曆程,科學家哲學家理性的探索,宗教道德家人格的實踐,都是自我實現人生意義的過程,都是精神富有的象征。
尹明善:從擔貨郎到百億富豪
素材快線
他是典型的草根創業者,既沒有顯赫的家世,也沒有傲人的學曆,更沒有雄厚財團作為經濟支撐。他的成功,完全靠自己辛苦打拚,從一個普通書商,再到摩托車生產商,再到汽車製造商,一切靠努力與機遇;他是熱愛生活的學習者,他為人謙虛,平易近人,酷愛學習,愛好廣泛。他不僅懂英語,還會作曲,並能在鋼琴上彈奏出一曲曲美妙的旋律;他是勤儉克己的慈善家,他不近煙酒,生活簡樸。即使身價達百億後,仍然保持勤儉作風,方便麵和盒飯幾乎是他每天的主食。別的富豪大都購豪車、講排場,但他現在的“坐騎”,還是兒子淘汰下來的一輛奧迪A8。但是,他懂得“飲水思源”,多年來,他熱心慈善事業。已捐建百所希望小學;投資上億元,助推中國的足球事業。他就是從擔貨郎起家的力帆董事長百億富豪尹明善。
多向運用
從貧賤中奮起,在學習中提高,從困境中突圍,在生活中節儉,在公益中升華,尹明善是一個經曆豐富的終身奮鬥者。
一、從創業經曆的角度,適用論題:①英雄不問出身,奮鬥改變命運(最佳角度);②要有草根絕處逢生的開創精神;③飽經生活的曆練成就偉大;④要絕處逢生,就要懂得華麗轉身;⑤因為經曆,所以懂得(經曆是一筆最好的財富)。
二、從學習、生活的角度,適用論題:①學習改變命運,人要終身學習;②要有節儉樸素的精神;③樸素平淡是絢爛的極致;④要有綜合素質;⑤人的高貴不是因為財富,而是因為人格的崇高。
三、從社會的角度,適用論題:①企業家要有慈善情懷;②社會要和諧,就要給草根搭建更多成功的平台;③飲水思源,回報社會;④企業家身上應流著道德的血液。
論證示例
例1 沒什麼可拚,還可以“拚”命
在拚爹拚學曆的時代,對家境貧寒、求告無門的人來說無疑都麵臨著一道人為的屏障。然而同是麵對生活的屏障,有人怨天尤人、抑鬱而終,有人奮而突起、絕處逢生。因為他們敢於正視慘淡的人生,敢於直麵殘酷的磨難。苦難讓王勃享譽滕王閣的盛宴,歌出生命的強音;苦難讓仕途受挫的李白釋放浪漫情懷、登至詩歌的巔峰!苦難讓來自草根的挑貨郎尹明善成為百億富翁,彰顯底層奮鬥者的光輝。蒼鷹之所以有一對強有力的翅膀,是因為經曆了被母鷹無數次推下山崖磨煉出來的;珍珠璀璨無比令人驚歎,是因為經曆了蚌無數次擠壓形成的。貝多芬能在琴弦上展現了火一樣的靈魂,是因為他的琴弦中包含著多少苦難、痛苦和受到殘害的心靈!當沒有什麼可以拚時,我們還可以“拚”命,從草根到億萬富翁的尹明善的成功,或許就是為了告訴我們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