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也難怪了,他的心思其實很容易就可以猜到了,肯定的回答道:“當然可以了,這也是為什麼姐姐要帶著你們來鎮上住的原因了!除了不希望奶奶和二嬸她們會打擾我們,也是因為我之前在鎮上做生意的時候,特地打聽了一下,知道了鎮上的‘魯興學堂’是不錯的,裏麵的夫子也都是很好的,所以今天下午就去交了束脩,順利的話,應該明天,最遲後天就會有消息了!”
是啊,即使這個架空的時代對於女子的管束沒有那麼嚴,但是也依舊是需要男子來光宗耀祖、繼承家業的,所以上學也好,練武也好,或者是學一門手藝什麼的,都是男子所必須要做的,就是為了光宗耀祖,最簡單的,也是為了贍養父母了。而範佑祖給範子俊啟蒙的時間比較早,在他五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教他識字了,之後又教了《三字經》、《論語》。
範子俊在讀書上,似乎很有天分,才半年,就已經把這兩本書都背熟了,並且還不僅僅隻是背熟而已,還把裏麵的一字一句的意思都弄明白了、吃透了,之後的一年半時間,又是讀完了四書,五經也讀了兩本,習字更是一天都不曾落下。因此兩年的時間,範子俊的自己就有了自己的風格,盡管還有些稚嫩,但因為每一筆都是端端正正的,所以都顯得工整而死板,靈氣也還沒有出來。但相較於同齡的孩子,範子俊的表現,足夠讓父母驚喜,讓學堂裏的夫子滿意了!
“那可真是太好了!那我現在就回房去溫故一下以前看過的書,等到夫子詢問的時候,我也好回答的上來!”範子俊一臉驚喜的說完,就走出了飯廳,回了自己的房間,因為飯廳的兩邊就是他們姐弟倆的房間,範子喜還這麼小,暫時的還是和範子魚一個房間了,那張嬰兒椅就放在床的旁邊。範子魚想要等到她再賺來一些銀子之後,就給小家夥做上一張嬰兒床,一張她到四五歲的時候,也還是可以睡的床了。
在鎮上過的第一個夜晚,安靜而平淡,她知道,之後的每一個夜晚,自己都會和弟弟妹妹在鎮上過了,至少接下來的一年時間,他們是不會離開鎮子的,而她的木雕手藝,會成為全家人吃飯和讀書的來源。這鎮上的人家有五十二戶,其中最有錢的是吳老爺家,他是一個商人,當年是白手起家的,現在已經五十多歲,是當爺爺的人了,鎮子上最大的酒樓和青樓都是他開的。
然後有權的就是縣太爺的家,這個縣太爺不是一個完全的清官,也不是一個完全的貪官,因為他會給老百姓申冤,但在一些不會牽扯到人命的案子上,也會偏袒那些給他送銀子的人,總之是一個不好的,可也不太壞的官了!剩下的五十戶人家,就是稍微有錢的,或者是自給自足的人家了,比範家村要好,他們姐弟三人在這裏落戶,就要知道鎮子的情況,範子魚要做生意,就更是要如此了,相信今年一定會過得很平靜,很充實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