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1 / 1)

不聽政。

二月甲寅,<七>漢劉繼元嗣立,遣使乞封冊。辛酉,遣韓知範冊為皇帝。<八>癸亥,殺前導末及益剌,其屍,棄之。甲子,漢遣使進白。己巳,如懷州,獵獲熊,歡飲方醉,馳還行宮。是夜,近侍小哥、盥人花哥、庖人辛古等六人反,帝遇弑,年三十九。廟號穆宗。後附葬懷陵。重熙二十一年,曰孝安敬正皇帝。

讚曰:穆宗在位十八年,知女巫妖妄見誅,諭臣下濫刑切諫,非不明也。而荒耽於酒,畋獵無厭。偵鵝失期,加炮烙鐵梳之刑;獲鴨甚歡,除鷹坊刺麵之令。賞罰無章,朝政不視,而嗜殺不已。變起肘腋,宜哉!

※校勘記

一:偵鵝失期鵝,大典二四○七作「天鵝」。

二:林牙蕭幹蕭幹原作蕭斡,卷八四有傳,傳文作幹,卷首目錄作斡。檢上文十五年七月,下文乾亨二年十一月,及卷八三休哥傳並作蕭幹。據改。

三:夏四月癸醜朔朔字,據朔考補。

四:太師昭古昭古,遊幸表作女古。

五:子繼元立繼元,應是繼恩。新五代史七○東漢世家,承鈞卒,子繼恩立,繼恩卒,繼元立。考異已言繼元立在九月,七月立者為繼恩。

六:西京諸山按紀重熙十三年十一月始改雲州為西京,此「西京」應是京西倒誤或追稱。

七:二月甲寅二月,原誤「三月」。按三月戊寅朔,無甲寅、己巳;二月戊申朔,七日甲寅,二十二日己巳。下卷景宗紀敘「穆宗遇弑」亦在二月。據改。

八:遣韓知範冊為皇帝韓知範,新五代史七○東漢世家及長編並作韓知。

第八卷  本紀第八

景宗耶律賢上

景宗孝成康靖皇帝,諱賢,字賢寧,小字明。<一>世宗皇帝第二子,母曰懷節皇後蕭氏。察割之亂,帝甫四歲。穆宗即位,養永興宮。既長,穆宗酗酒怠政。帝一日與韓匡嗣語及時事,耶律賢適止之。帝悟,不複言。

應曆十九年春二月戊辰,入見,穆宗曰:「吾兒已成人,可付以政。」己巳,穆宗遇弑,帝率飛龍使女裏、侍中蕭→

冬十月,鉤魚土河。

八年春正月癸酉,宋遣使來聘。

二月壬寅,諭史館學士,書皇後言亦稱「朕」暨「予」,著為定式。

三月辛未,遣五使廉問四方鰥寡孤獨及貧乏失職者,振之。

夏六月,以西南麵招討使耶律斜軫為北院大王。<九>

秋七月丙寅朔,寧王隻沒妻安隻伏誅,隻沒、高勳等除名。辛未,宋遣使來賀天清節。

八月癸卯,漢遣使言天清節設無遮會,飯僧祝厘。丁未,如秋山。己酉,漢以宋事來告。是月,女直侵貴德州東境。

九月己巳,謁懷陵。辛未,東京統軍使察鄰、詳穩涸奏女直襲歸州五寨,剽掠而去。乙亥,鼻骨德來貢。壬午,漢為宋人所侵,遣使求援,命南府宰相耶律沙、冀王敵烈赴之。戊子,漢以宋師壓境,遣駙馬都尉盧俊來告。

冬十月辛醜,漢以遼師退宋軍來謝。

十一月丙子,宋主匡胤殂,其弟自立,遣使來告。辛卯,遣郎君王六、撻馬涅木古等使宋吊慰。

十二月壬寅,遣蕭隻古、馬哲賀宋即位。丁未,漢以宋軍複至、掠其軍儲來告,且乞賜糧為助。戊午,詔南京複禮部貢院。是月,轄夓斯國遣使來貢。

※校勘記

一:諱賢字賢寧小字明  國誌六、長編及東都事略並作「諱明記,更名賢。」

二:殿前都點檢耶律夷臘按即上卷應曆十六年十二月之殿前都點檢耶律夷臘葛,百官誌四作耶律夷剌葛。卷七八有傳。

三:丙申朔射柳祈雨按朔考,五月丁醜朔。上文戊寅已是初二日,丙申為二十日,朔字衍。宏簡錄作壬午。

四:漢遣李匡弼劉繼文李元素等來賀十國春秋北漢紀記此次遣使僅匡弼、元素,無繼文。

五:置官掌之掌,原誤「堂」,據張校改。

六:涿州刺史耶律昌術耶律昌術,卷八六本傳作耶律合住。

七:遣郎君矧思使宋,矧思,長編、宋史二並作慎思。又均係此事於三月。

八:遣敞史耶律曷裏必討之按卷七七本傳作何魯不,討燕頗時,已官北院大王。

九:以西南麵招討使耶律斜軫為北院大王按卷八三本傳作「命節製西南諸軍,仍援河東,改南院大王」。

第九卷  本紀第九

景宗下

九年春正月丙寅,女直遣使來貢。

二月庚子,宋遣使致其先帝遺物。甲寅,以青牛白馬祭天地。

三月癸亥,耶律沙、敵烈獻援漢之役所獲宋俘。戊辰,詔以粟二十萬斛助漢。

夏五月庚午,漢遺使來謝,且以宋事來告。己醜,女直二十一人來請宰相、夷離董之職,以次授之。

六月丙辰,以宋王喜隱為西南麵招討使。

秋七月庚申朔,回鶻遣使來貢。甲子,宋遣使來聘。壬申,漢以宋侵來告。丙子,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