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節(1 / 3)

,慟哭久之。比葬,親臨者六。帝事世宗,凡巡幸西京、涼陘,及上陵、祭廟、謁衍慶宮,田獵觀稼,拜天射柳,未嚐去左右。上有事於圓丘,及親享於太廟,則行亞獻禮,不親祀則攝行祀事。國有大慶則率百官上表賀。正旦、萬春節則總班上壽。冬十月庚戌朔,宰相以下朝見於慶和殿,太尉完顏守道上壽,世宗追悼淒愴者久之。十一月甲申,靈駕發引,世宗路祭於都城之西。庚寅,葬於大房山。世宗欲加帝號,以問群臣,翰林修撰趙可對曰:「唐高宗追諡太子弘為孝敬皇帝。」左丞張汝弼曰:「此蓋出於武後。」遂止,乃建廟於衍慶宮後,祭和三獻,樂用登歌。

二十六年,立子璟為皇太孫。二十九年,世宗崩。太孫即位,是為章宗。

五月甲午,追諡體弘仁英文睿德光孝皇帝,廟號顯宗。丁酉,祔於太廟,陵曰裕陵。

帝天性仁厚,不忍刑殺。梁檀兒盜金銀葉,憐其母老,李福興盜段匹,值坤厚陵禮成,家令本把盜銀器,值萬春節,皆委曲全活之。亡失物者,責其償而不加罪。聞四方饑饉,輒先奏,加賑贍。因田獵出巡,所過問民間疾苦。敬禮大臣,友愛兄弟。葬明德皇後於坤厚陵,諸妃皆祔,自磐寧宮發引,趙王惟中以其母挽車先發,令張黃蓋者前行,帝呼執蓋者不應,少府監張僅言欲奏其事,帝止之。嚐作《重光座銘》,及刻座右銘於小玉碑,並刻其碑陰,皆深有理致。最善射而不殫物,嚐奉詔拜陵,先獵,射一鹿獲之,即命罷獵,曰:「足奉祀事,焉用多殺?」好生蓋其天性雲。

讚曰:遼王杲取中京,宗翰、宗望皆從,景宣別領合紮猛安。合紮猛安者,太祖之猛安也。宗翰請立熙宗,宗幹不敢違,太宗不能拒,其義正,其理直矣。舊史稱睿宗寬恕好施惠,熙宗不終,海陵隕斃,自時厥後,得大位者皆其子孫,有以夫。顯宗孝友惇睦,在東宮二十五年,不聞有過。承意開導,四方陰受其賜。天下不假之年,惜哉!

金史卷二十

誌第一  天文

自伏羲仰觀俯察,黃帝迎日推策,重黎序天地,堯曆日月星辰,舜齊七政,周武王訪箕子,陳《洪範》,協五紀,而觀天之道備矣。《易》曰:「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故孔子因魯史作《春秋》,於日星風雨霜雹雷霆皆書變而不書常,所以明天道、驗人事也。秦漢而下,治日患少,陰陽愆違,天象錯迕,無代無之。金百有十九年,而日食四十二,星辰風雨霜雹雷霆之變,不知其幾。金九主,莫賢於世宗,二十九年之間,猶日食者十有一,日珥虹貫者四五。然終金之世,慶雲環日者三,皆見於世宗之世。

羲、和之後,漢有司馬,唐有袁、李,皆世掌天官,故其說詳。且六合為一,推步之術不見異同。金、宋角立,兩國置曆,法有差殊,而日官之選亦有精粗之異。今奉詔作《金史》,於誌天文,各因其舊,特以《春秋》為準雲。

○日薄食煇珥雲氣

太祖天輔三年夏四月丙子朔,日食。四年冬十月戊辰朔,日食。六年春二月庚寅朔,日食。七年秋八月辛巳朔,日食。

太宗天會七年三月己卯,日中有黑子。九月丙午朔,日食。十三年正月丙午朔,日食。

熙宗天會十四年十一月丙寅,日中有黑子,斜角交行。

天眷三年七月癸卯朔,日食。

皇統三年十二月癸未朔,日食。四年六月辛巳朔,日食。五年六月乙亥朔,日食。八年四月戊子朔,日食。九年三月癸未朔,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