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在太平洋的一個小島上,島民們用開采出來的一種石頭當錢。這種石頭的直徑從1英尺到12英尺不等,每塊石頭的中心都鑽了一個洞,可以用木棒從這個洞穿過去來搬運這些非常重的石頭。
島上的居民將這種石頭錢叫做斐。有些石頭是從離這個小島不遠的另一座小島開采出來的。這種石頭是潔白的、紋理細密的石灰石。
如果石頭的質地符合要求,那麼石頭的大小就是決定其價值的最重要的因素。由於許多石頭都太大了,不能方便地在島上運送,因此就導致了當地斐錢的獨特交易。
當錢的所有權已轉移時,真正的那塊石頭仍待在原地。
斐錢的上一個所有人隻需發表一個口頭聲明,說錢已經易主了。新的所有人甚至不用在石頭上做任何形式的記號。這塊石頭也許仍待在上一個所有人那兒,但每一個人都知道它已經被易手了。島民們通常用椰子、煙草、成串的珠子來當做斐錢的硬幣。
1898年,德國政府從西班牙手中奪得了這座小島。小島上當時沒有路,而那些羊腸小道又非常糟糕,因此島民們被命令去修建道路。
然而,曆代以來,島民們已習慣於躑躅在這些小道上,肩膀上搖搖晃晃地扛著用杠子穿起來的斐錢。他們不需要,也不想改進這些小道。
麵對島民們的消極抵觸,德國當局不得不構想對策,怎樣才能促使他們執行計劃呢?德國人認為,島民們的財富也就是斐,散布在島上的各個地方,要把它們全部沒收,可就費大工夫了。即使這些石頭全都能被搬動,把它們放在哪兒呢?最後德國人想出了一個計謀。他們派出了一個人,這個人拎著一罐黑色染料在島上四處轉悠。在那些斐上,他畫上一個小小的黑十字。
然後,德國人宣布,這些小黑十字意味著這些石頭不再是錢了。這座小島的島民們被一個油漆刷子剝削得幹幹淨淨,一文不名。島民們立即動手來改善道路。當他們完成了工作時,德國當局非常滿意,他們又派出了另外一個人,讓他去把那些斐上黑十字去掉並宣布那些石頭又是錢了。島民們因財產失而複得而歡欣鼓舞。
除了在斐上刷上油漆又把油漆弄掉導致了島民們一悲一喜以外,島上什麼也沒有變。德國當局的聰明之處在於,他們成功地控製了斐的價值。
我們很少想到,在我們的頭腦中,人為地賦予了金錢多麼大的力量。如果不是我們自己在頭腦中將錢的力量誇張擴大,錢真的是沒有什麼力量可言。金錢本身從來沒有建起過一幢大樓,製造過一件產品,拯救過一次生命,或提出過精明的投資建議。尤其在現今的社會中,錢隻是毫無價值的紙片——真的是毫無價值,除非我們賦予其價值。
富翁對乞丐說:“我比你有錢,你不尊敬我嗎?”
乞丐說:“你的錢又不給我,我何必尊敬你?”
富翁說:“我給你一半錢,你不尊敬我嗎?”
乞丐說:“我跟你一樣有錢,何必尊敬你?”
富翁說:“我把全部的錢都給你,你總該尊敬我了吧?”
乞丐說:“你既然沒了錢,就該尊敬我了。”
難怪連乞丐都瞧不起這個富翁,因為他讓一點錢給“燒包”了,花錢都買不到尊敬!
金錢的一切魅力都是由人賦予的。
一個執著於金錢而不能敞開心靈的人,到了最後會感到非常受挫折,有人因此而將所有的錢都拋棄,放棄世俗而跑到山上去,或進入西藏的僧院去當喇嘛。金錢是可以被使用的,但是那些不了解金錢的人不是成為吝嗇鬼,就是將所有的金錢都拋棄,因為在拋棄當中,他們希望找回自己的幸福。拋棄成為一種逃避。他們就是無法使用金錢,他們在使用金錢的時候總會覺得害怕,他們擺脫不了金錢的束縛。
富人擁有金錢,並會分享它,因為他知道錢並不是為它本身而存在的,它是為生命而存在的。
如果他覺得生活需要錢、愛需要錢,他可以完全將它拋棄,但這不是一種棄俗,他是在使用金錢。對於富人而言,金錢從來不是他們的目的地,而是他們到達目的地的工具。他們的真正的目的地是:挑戰自我、征服世界、證明自己的力量、內在價值的實現、憑一己之力製造出家人以及朋友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