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於小站練兵起家,京津乃其發祥之地。三十年來,宦海沉浮,現已取代朝廷,又有重兵在握,哪會去南京就職臨時大總統?!他以退為進,通電南京政府並各省、各軍曰:“……若專為個人職任 計,舍北而南,則實有無限窒礙……內訌外患,遞引互牽……舉人自代,實無合宜之人……反複思維,與其孫大總統辭職,不如世凱退居……今日之計,惟有南京政府將北方各省及軍隊妥善接收以後, 世凱立即返歸田裏,為共和之國民。當未接收以前,仍當竭智盡愚,暫維秩序……”
於是,建都地點問題便在全國引起爭論。各省都督、將領發表通電,有的主張建都南京,有的主張建都北京,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武昌乃首義之區,舉世矚目,諸將校逼迫黎元洪通電表態。黎元洪認為:主張建都南京,將得罪袁世凱;主張建都北京,必然得罪孫文。思慮再三,莫若虛晃一槍,電請南北各派代表至漢口會商建都地 點,組織中央政府。
黎元洪集中精力收束軍事,業已傳知各部隊,一律原地集合待命。各兵站部一律撤銷。又向各路援軍發出訓令,要求迅速做好準備,各回原省訓練。計劃將湖北所擴編之八鎮兵力,分為八個管區。每鎮 所轄兩協,裁減老弱病殘,並為一協。隻等春節過後,便付諸實施。
轉眼壬子年春節,一元複始,萬象更新。清朝皇帝退位,共和大局已定。北洋軍已從漢口、漢陽撤退。武昌城歡慶劫後新生,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別是一番熱鬧景象。特別那參戰軍人,“逢人稱首義 ,無兵不元勳”。春節放假,歡宴痛飲。驕兵悍將,個個英雄。
正月初三,第八協統領黃申薌帶護兵去大朝街孫武公館拜年。
這公館原是旗人鐵忠舊居,黃申薌在門房掏出名片,衛兵入內回來說:“孫部長有客人,請統領稍候。”黃申薌頓覺怠慢,心中已有三分不快。又一轉念,什麼貴客?不妨看個究竟。
等了半個時辰,黃申薌已不耐煩,才見三位客人走出正房,個個紫貂輕裘,一派富貴。孫武在台階上拱手送客。黃申薌看那客人,無一相識,似是立憲、紳士之流。心想:孫武專門結交這般人物,怪不 得再不認咱窮哥們兒!心中更增添三分不快。
直到衛兵傳話請進,黃申薌才經院心步入正房客廳。隻見客廳闊綽無比,波斯地毯、紅木家具,二龍戲鳳的金絲屏風、景德鎮的古瓷瓶和各類擺設,炫人眼目。黃申薌憶起孫武在黃土坡的木板房,今非 昔比,不勝驚異。
半天,孫武從屏風後走出,黃申薌拱手賀喜道:“給搖清兄拜年!”孫武拉長麵孔,漫不為禮,隻點頭讓坐。黃申薌愕然,似看出因稱兄道弟而不高興,便改口道:“年前拜謁部長不遇,聞您忙於組織 民社,想來一切順利。”孫武答道:“托你吉言。”黃申薌更添加三分不快,心想:過去共患難,情同手足兄弟,今日竟如此冷淡,真無良心,待我刺他幾句。於是問道:“今天特地前來請教部長:這 民社和共進會是怎樣關係?下麵共進會的老同誌不太清楚,到處議論紛紛。”孫武沉吟道:“民社尚處初創階段,今後如何發展尚待理事會研究。至於共進會嘛,完成首義任務,應該考慮結束了。”黃 申薌又問:“民社宗旨是什麼?”孫武道:“民社宗旨: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為民眾謀福祉。”黃申薌道:“傳聞裁軍,每鎮淘汰一半。
七八兩協並為一協,如果仍歸鄧玉麟統率,我情願解甲歸田。”孫武問道:“這是為麼事呢?”黃申薌道:“部長應該記得,共進會原是以聯絡會黨為主。我在陸軍學堂串聯種族研究會、同盟會社、自 治團、將校研究團等參加共進會,舉您為軍務部長。您赴廣東,以孫文名義委我為第二鎮統製,暫率共進會。我將機關由漢口遷武昌。
庚戌三月,長沙搶米風潮,湖南焦達峰約我起兵響應,訂下密約:湘鄂同時舉義,湘以糧濟鄂,鄂以械濟湘,起義成功,推有威望者為都督。因事泄,我亡命去上海,輾轉江西、安徽各地為共進會聯絡 幫會組織,受盡苦難。武昌首義成功,同誌寫信要我歸來……”孫武很不耐煩,啊呀一聲道:“你這長篇大論,原是嫌官小啊!統領地位已經不小呢!”黃申薌驀地站起身,忿然說道:“你不願聽,就 此告辭!”於是,帶上護兵,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