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JFirestein(方大為):
美國的節日既有民間過的節,也有法定的紀念日。過節的主要意思是那天可以不上班。美國有11個國家節日。元旦、馬丁·路德金節、2月的總統節和7月4日美國獨立節都比較重要。11月的第4個星期四是感恩節。聖誕節是宗教節日,重視全家團聚,12月25日不上班。美國的最重要節日是聖誕節,其次是感恩節。所有宗教人士都要過這個節。感恩節的意義是向上帝表達感謝,為了物質條件、幸福和安全,向上帝表示感謝。其他不信仰上帝的人也會在那一天表示感謝。那天是美好的時刻,有許多傳統。一是一定要團聚,感恩節要盡量與家人一起過,父母兄弟姐妹都團聚在一起。一大堆菜,以火雞為主。中午或晚上,大家一起吃飯,幾代人聚在一起,創造一種熱烈氣氛。美國人喜歡看電視橄欖球賽,那天更要看。除此之外,人們還在感恩節那天去打球,在外麵玩,去親戚家做客。感恩節的第二天,有一個習慣是去商場買聖誕禮物。那天是商場一年中最忙的時候。過感恩節一般不會送禮物。
第六篇 時尚消費:情感化、自我化話題49:中國使用互聯網的用戶數僅次於美國
話題49:
中國已是用戶數僅次於美國的互聯網使用國家
袁嶽(Victor Yuan):
互聯網發展迅猛。目前,中國有近一億互聯網用戶。2000年,中國隻有3 000萬互聯網用戶,而美國有7 000萬。現在,中國已是用戶數僅次於美國的互聯網使用國家。網吧有許多,價格很便宜。我覺得上網比在美國還方便。有時出差去一個很小的城市,發現也有網吧。寬帶進入了越來越多的社區。使用互聯網的企業也很多。一家稍具規模的公司都會建立一個自己的網站,用來傳遞信息,進行內部的管理和交流等。政府利用互聯網開展電子政務。前一段時間北京的網上評議政府引起了百姓的極大關注。普通人利用互聯網看新聞、收發電子郵件、搜集信息。互聯網發展中的最大問題是:垃圾郵件的處理、管理成本和對青少年的保護。由於存在交易信用問題,目前電子商務的發展主要限於某些IT產品、書籍和信息。對於年輕人來說,網絡廣告相當有影響力。
對於我來說,網絡在我生活中的地位很高。一天沒上網,簡直就覺得哪兒都不對勁。我現在平均每天要收發100封~150封郵件,有時還上網聊天,上BBS灌水。
David JFirestein(方大為):
互聯網在美國是非常重要的。所有年輕人,也包括年紀大的人都在用。像我父母,七八十歲了。我發現他們竟然買了一台電腦,在很短的時間內學會了上網發電子郵件。談到互聯網的作用,第一是收集信息,第二是發電子郵件。電子商務在美國非常發達,這與中國有點兒不同,50%以上的美國人經常通過電子方式購買商品。垃圾郵件和病毒等都是很嚴重的問題。對於兒童的保護也是一個重要問題,網絡交友是許多家長非常擔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