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正在由傳統的意識形態的宣傳作用向多樣化發展。黨的喉舌作用正在慢慢向多樣化轉移了。這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一是實用信息增多了,如出現了《房地產周刊》和《汽車周刊》等;二是娛樂性增強了;三是增加了對權力起製約作用的節目,如中央電視台的《東方時空》欄目、《焦點訪談》欄目和報紙《南方周末》等經常報導弱勢群體的一些生活狀況以及權力濫用的案例;四是互聯網的興起使信息傳播的速度更快了,形式更自由了。BBS和聊天室等功能極大地加強了信息傳播的範圍。→思→兔→在→線→閱→讀→

總的來說,黨委宣傳部門會在總體上控製媒體的存在方式,但媒體的發展空間會越來越大。在廣告方麵,由於工商業的發展,擁有較高質量的受眾群體的媒體會有較大的廣告量。比如,《北京青年報》的廣告銷售狀況一直很好,要在上麵刊登廣告需要預約和排隊。CCTV拍賣黃金廣告時段,2003年拍出33億人民幣,2004年拍出44億人民幣。最後,媒體在豐富多彩性方麵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全國共有兩千多家電視台,數千種報紙。各地有各地的電視台和報紙,許多由地區控製的小眾媒體浪費了許多資源。最近,政府下令削減了幾百種報紙,下一步可能還會進一步壓縮許多不必要的媒體。

第七篇 信仰倫理:缺失與迷惘話題61:美國人不認為人有固定的命運

話題61

美國人不認為任何人有固定的命運

袁嶽(Victor Yuan):

命運是一個有趣的話題。它像一隻飛翔的幽靈,因為不散而讓我們無奈,因為無形而常讓我們忽視。在中國,相信命運的人很多。在傳統文化中,命運一直占有很高的地位,帝王也不例外,所以星相家與方士始終在中國曆史中留有身影。今天,估計有將近50%的中國人認為無論怎樣行事都有確定的規則,命運是人所不能逃避的。有意思的是,在相信命運的人中,大部分人也相信運氣。這表明,真正相信命運表現出一種消極的不確定性。相信命運的人用命運來解釋他覺得無能為力的事情。在特別成功的人以及特別不成功的人中,相信命運的比較多。特別成功的人,什麼都有了,但他意識到,自己仍然不能超越許多東西,所以就信命了。特別不成功的人,覺得自己要什麼沒什麼,所以也信命了。

相信命運的人有個特點,那就是他們往往相信宗教中的某些東西,比如佛和神,但又不是係統的信仰,會被其他許多零碎的念頭所吸引和牽製。這些人是社會生活中比較迷惘的人,他們容易受到影響,而且他們做事情的積極性不高。如果一個群體中相信命運的人過多,則說明這個社會的生活可能有問題。這表明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了,但社會生活領域的空虛和不確定性仍然很高。我想,這可能是中國人在總體上要麼過於安靜保守,要麼過於衝動離譜,相對缺乏平衡的一個價值觀上的原因。

David JFirestein(方大為):

美國的文化來自於基督教。美國人對命運的看法受到基督教的影響。按照宗教,美國人的傳統觀點認為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出道德選擇,或是好的選擇,或是不好的選擇。總之,美國人不太相信“命運”這個詞。基本上,我們認為我們可以創造生活中的一切,而沒有覺得我們的生活一定會怎樣發展,美國人認為,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