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嶽(Victor Yuan):
在中國,人們對係統宗教的信仰程度是比較低的,信上帝的人包括伊斯蘭教在內,大約也就4%~5%。信佛的大約占18%左右,但其中的大部分人從來沒讀過佛經。信道的人大約占1%~2%。但信道與信佛的區別是什麼,人們不是十分清楚。相信命運和運氣的比例是比較高的。但相信自己最終決定事情,這項占的比重最高。中國人認為自教、自助才是出路。如果你出了重大的問題,你會怎麼辦?美國人會禱告,會尋求社會幫助。大多數中國人會尋求家庭幫助和自己幫助自己。隻有5%~6%的人相信朋友和單位可以幫助。這就是以個人為本的信仰觀。也就是說他人靠不住,其他東西都靠不住。隻有自己靠得住。
這種信仰觀在日常生活中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人們的行為更多為自己考慮。個人化的行為有了一定的合理性,這是對過去壓抑的反彈,這有助於實現自我價值,對推動革新和改變,是具有革命價值的。但這種信念從總體上挑戰了社會公共規則,同時,也造成中國人不是特別長於團隊工作的現狀。在客觀上,這種個人中心主義表現在中國社會中,使社會文化更加多元化。什麼東西都可以接受,但很難忠誠於某些規則,尤其是需要大家認同的集體規則。在這種多樣化中,人與人不容易形成共識,這導致管理成本增高。在許多需要動員社會資源的時候和場合,整合難度會很高。
第七篇 信仰倫理:缺失與迷惘話題63:恐懼與信仰有密切的關係
話題63:
恐懼與信仰有密切的關係
袁嶽(Victor Yuan):
中國人害怕的是鬼、死亡和失去工作。美國人害怕的是看得見的東西。中國人害怕的是靈界的、社會的東西。這表明恐懼與信仰有密切的關係。美國人是信教的,覺得上帝存在,死亡隻是另一種生的形式,對鬼和死亡的恐懼會小一些。中國人覺得那是不可知的事情,覺得很恐懼。另外,現實生活中資源不足,生活壓力大,社會保障不足。這些都轉變為恐懼失去資源。我自己最大的恐懼是高度。在高樓上,我會害怕,還有害怕失去親人。我很少會害怕壓力和傷心。在我父親去世時,我恐懼我母親也會死。於是,我就想多為親人做些什麼,以減少心理的壓力。
David JFirestein(方大為):
美國人的恐懼有多種。比如,怕蛇、蜘蛛、老鼠,還有怕高度和坐飛機。“9·11事件”以後,美國人對坐飛機的恐懼增加了。美國老百姓也有對社會方麵的恐懼,還有精神的。在某些城市的某些地區,美國人擔心發生犯罪行為,害怕有人在街上搶他的東西或者害他。就算你在自己的家裏,想想你會怕什麼,許多擔心還是存在的。失去工作,這也是美國人害怕的。最近幾年經濟不景氣,失去工作會影響一個人在許多方麵的生活,當家人靠他吃飯時,失去工作會讓他特別恐懼。在一定程度上,任何人都有怕死的感覺。但美國大部分人有宗教信仰,覺得去世後會有該得到的報償,如上天堂之類的。這種想法會安慰許多美國人。
我個人很怕蟑螂,還有蜘蛛。但在有必要的時候,這些恐懼都能夠克服。如孩子身邊有個蜘蛛,我會想著去救孩子,對蜘蛛的恐懼就會處於次要的位置。我最大的恐懼還有一個,怕沒達到對自己的要求。因為我對自己在職業和做人等各方麵的要求都很高。我認為,我有能力為社會做一些事情。我怕萬一自己沒有好好利用上帝給我的才華,沒有做到很好的程度,這會讓我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