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當眾講話的開頭、主體、結尾技巧(1)(3 / 3)

2.對特殊場合發表評論。“今天是您為社區提供醫療服務25周年紀念日,我對您表示衷心的祝賀。”(熱情洋溢的開頭能夠鼓舞觀眾。)

3.對出席活動表示高興。“我想讓大家知道,我是多麼期待著今晚的活動。你們中的許多人都是我的老朋友,多年來對我關懷備至。”(表現出渴望與他們在一塊兒,既是對觀眾的一種讚美,也能傳達你誠摯的謝意。)

4.提一下場內的重要人士。在“演講開始之前,我想對今晚出席與支持本次活動的×××表示感謝,他的積極參與為我們在全行業組織這一活動鋪平了道路。簡而言之,他為我們打開了力便之門。”(這樣的評論顯得十分恭敬,並對觀眾的看法表示認同。)

5.揭露自己的短處。“既然××先前談到了大學母校,那麼我也來提一下。我敢打賭你們絕對不知道,在我高中的年鑒裏,我被列在了‘最有可能……’的那頁裏:‘最有可能擁有太多的衣服,幾乎無法負擔洗衣的費用。’你們有誰會蠢到這個程度,在同一天裏把所有的白襯衣送去洗滌?誰又會那麼不走運,讓它們消失在了裏屋的黑洞裏?好吧,猜猜怎麼回事?那麼早上……”(揭露自己的短處,顯示自己的弱點,更容易使觀眾對你產生認同。)

6.對別人所做的介紹做出回應。“我非常感謝你對我騎車旅行所做的評價,這使我在下麵的10分鍾內都會覺得不好意思。”(這能使觀眾認同你的尷尬境地。)

在任何“公式化開頭”中,用語一定要簡練,不要超過兩三句,然後再真正開始介紹你的講話題目。

第二節當眾講話的主體藝術技巧

一篇當眾講話有沒有說服力,內容是否充實,關鍵是看論據是否充分,論證是否有力。飽滿充實的內容,才能有效地論證觀點,給人以啟發、教育和力量。

一、當眾講話要抓住聽眾

有些講演者認為,演講開始必須先發表一些一般性的聲明,但要想讓一般的聽眾長時間忍受這種抽象式的聲明,是很困難而且很費力氣的。那麼為什麼不在開頭時舉個例子呢?很多說服性演說者都是這樣做的。因為舉例說明很容易使聽眾聽得下去,並且容易使他人信服自己的觀點。一個生動的例子可以引起聽眾的興趣,使人們願意聽你講話。

卡耐基有一次演講是這樣開始的:“就在我大學剛畢業之後,一天晚上我在一條街上走著,突然見一個人站在一個箱子上頭對著人群講話。我很好奇,所以也加入了人群去聽。這個人說:‘你從未見過一個禿頭的印第安人,或從未見過禿頂的女人,是不是?現在我來告訴你為什麼……’”

他的這個講演是很成功的,因為隻要朝著事件的結果推進,就能深深地滲透進聽眾的心裏。由於敘述的是自己的切身經驗,演講者往往能保持自信閑適的神態而避免一開口就緊張得前言不搭後語,處處卡殼。同時,以鮮活的事例為鋪墊,觀點的提出就不至於顯得太突兀。更重要的是,大多數聽眾都更喜歡聽故事而不是空洞的說教。

要想抓住聽眾還可以就某件事的背景進行交代,就某個事物的源流作介紹。

例如,胡錦濤在墨西哥參議院的演講中講道:1997年1月,我曾對貴國進行了正式友好訪問。墨西哥悠久燦爛的曆史文化、墨西哥人民勤勞勇敢的開拓精神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墨西哥人民對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令我至今難以忘懷。時隔8年再次來訪,我感到十分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