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受表彰固然是成功的標誌。然而,一個有遠大抱負的人,將繼續在自己從事的工作上不斷奮進,去攀登更高的高峰來表達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熱愛或追求。一個人有了成就之後,隨之而來的是讚美、鮮花,在這種情況下,更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成績隻能說明過去,一切從零開始。因此,在即興答謝式講話中表現出自謙的美德,也使講話增色生輝。例如:著名影星馬龍·白蘭度在榮譽麵前卻非常謙遜。第一次登上奧斯卡領獎台時,他說的是:“沒有許多人的幫助,哪有我的今天?”更為別致的要數第31屆奧斯卡最佳作曲獎得主弗裏德裏克·洛伊的演說。當時他剛動過心髒手術。他說:“我從我那顆有點破碎的心的深處感謝大家。”
(四)暗示性即興講話
暗示性講話是指講話者在講話中依靠某種提示來表達某種隱蔽的觀點,以便使聽眾形成一種印象,認為這些觀點正是自己思維的產物,並定勢於腦中的講話藝術。暗示性即興講話,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不直言敘意,但聽者明理,個個都可明白。
馮玉祥當旅長時,有一次駐防四川順慶,恰巧另外一支“友軍部隊”也在附近駐紮。“友軍”將驕兵惰,官長上街都穿著黑花緞的馬褂、藍花緞的袍子、青緞的刺花雲下靴,在街上搖搖擺擺,像當地富家公子一樣。有一天,馮玉祥聽到這樣的報告:“我們的士兵在街上買東西,第四混成旅的兵見到了,就譏罵我們,說我們穿得不好,罵我們是孫子兵。”馮聞之,隻是淡淡一笑說:“由他們罵去,有什麼可氣的,不要理他!”馮玉祥見官兵餘怒不消,想到有可能出亂子,便立即集合全體官兵,做隊前即席講話:“剛才你們來報告,說第四混成旅的兵罵我們是孫子兵,聽說大家很生氣,可是我倒覺得他們罵得很對。按曆史的關係說,他們的旅長曾做過二十鎮的協統,我是二十鎮裏出來的,你們又是我的學生,算起來你們不正是差兩輩嗎?他們說你們是孫子兵,不是說對了嗎?“再拿衣服說,緞子的兒子是綢子,綢子的兒子是棉布,現在他們穿緞子,我們穿布衣,因此他們說我們是孫子兵,不也是應當的麼?不過,話雖這麼說,若有朝一日開上戰場,那時就能看出誰是爺爺,誰是真的孫子來了。”馮玉祥的幾句即席講話把官兵們講得大笑起來,怒氣全消。
(五)發泄式即興講話
發泄式講話,是指借適當的修辭式語法,借此說彼,指東說西,以達到發泄自己心中不快、鬱悶或嘲諷、揶揄對方的目的。例如,從前,有個縣官帶著隨員騎著馬到王莊去處理公務,走到一個岔道口,不知朝哪邊走才對。正巧一個老農扛著鋤頭走來,縣官在馬上大聲問老農:“喂,老頭,到王莊怎麼走?”那老農頭也不回,隻顧趕路。縣官大聲吼道:“喂!”老農停下來說:“我沒有時間回答你,我要去李莊看件稀奇事!”“什麼稀奇事。”“李莊有匹馬下了一頭牛。”老農一字一句地說。“真的?馬怎麼會下牛呢?”縣官百思不解。老農認真地回答說:“世上的稀奇事多著呢,我怎知道那畜生為什麼不下馬呢?”老農對於這位問路時既不下馬,還大聲吆喝的縣官,機智地運用了雙關來給予揭露和諷刺。他借字麵上的李莊之馬下了頭小牛卻不“下馬”的“稀奇事”,發泄對身為縣官的大老爺連問路時該“下馬”都不懂的憤怒心情;借字麵“畜生”,斥責連做人的常禮都不懂的縣官。
二、如何選擇當眾即興講話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