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當眾講話成功實例(2)(2 / 3)

但是更重要的,如果我能用《易經》上所說的一句話,易經說什麼叫做變?什麼叫通?它說,化而師之謂之變,而更重要的就是您剛剛所說的,推而行之謂之通。有所變,有所不變,化而裁之,這是《易經》上所說的。我們怎麼樣去化解,同時把過去那些不必要的恩恩怨怨裁掉,這是變。

但是有所變,有所不變,不變的是兩岸應該是炎黃子孫,大家應該手牽手的,那個是不能變的。但是我們也有通,推而行之,然後就是舉而施之,天下之明,謂之是也。今天楚瑜特別欽佩胡總書記在跟國民黨連主席所說的,您也非常尊敬孫中山先生,中山先生講了一句話,要立誌做大事,而不要做大官。

這就是易經上所說的,舉而措之,天下之明,是為事也。這就是我們共同的大事,和平是大事,兩岸和解是大事,中國人要重新振奮起來是大事。

我們在這個基礎之上,一起共同來努力,因此,再長的隧道也有出口,再長的黑夜也有天明的一天。所以我們懷著這樣的期盼,來為人民造福,而不是為政黨造勢,在這邊跟您進行會談感到非常振奮,再一次謝謝胡總書記給我們這個機會,把我們真正的感謝和期待來表達。謝謝。

[實例2]

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會見胡錦濤時的答謝辭胡總書記、各位女士、先生,今天本人跟內人以及中國國民黨三位副主席,率同很多的朋友,大家一起應胡總書記的邀請能夠來訪問大陸,訪問北京、南京、西安、上海,我要在這裏首先表示最由衷的感謝。

過去這幾天,所有的工作的同仁們,大家都盡心盡力,讓我們旅程非常順利,非常的愉快,也特別地感謝他們。

誠如總書記剛才所講,今天的聚會是國民黨和共產黨六十年來的頭一次,也是在兩岸的情況之下56年來黨和黨見麵交換意見最高層次的一次,難能可貴。

我也很坦誠地來跟各位提到,那就是這一趟來的並不容易。我一再講台北、北京,台北、南京距離不遠,但是因為曆史的辛酸,讓我們曲曲折折,一直到今天才能夠見麵。所以我說,有點相見恨晚的感覺。

當然,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我們過去曾經有過衝突,我們都知道這些曆史的過程。但是曆史畢竟已經是過去的事情,我們沒有辦法在此時此刻再來改變曆史,但是未來卻是掌握在我們的手裏。

當然,曆史的進程不會是很平坦的,但是這個不確定的時代,不確定的未來,尤其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很多的機會,假如我們都能夠以正麵的態度勇敢地來麵對,以迎接未來這種主導的理念,來追求未來,我相信“逝者已矣,來者可追”。

這是今天我們懷抱著非常殷切的期望,能夠來到這個地方,親自跟總書記,跟各位女士、先生交換意見。

我個人覺得,兩岸今天形勢的發展,實在是讓我們非常的遺憾,因為在1992年,各位都知道,經過雙方的努力,不眠不休,日以繼夜的努力,當時參與的很多位都在場,我們終於能夠建立一個基本的共識。

在那個基礎之上,我們在1993年進行了辜振甫先生和汪道涵先生的會談,打破了40多年來的一個僵局。兩岸的人民同聲叫好,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我那個時候主持行政的工作,也是全力地在配合,表達我個人以及國民黨堅定的一個意向,辜汪兩位先生會談之後,事實上帶來兩岸大概有八年之久的非常穩定的、發展的、密切交流的時間,非常正麵的發展。

但是遺憾的是,過去這十多年來所發生的事情,大家都很了解。離開我們這樣一個共同塑造願景的進程受到了很大的挫折。

但是,我也感到一個非常令我們欣慰的事情,那就是胡總書記在一兩個月前所提到的對和平的一個呼籲,和平的一個願景,可以說給我們一個很大的正麵的思考方向。

今天,我個人雖然是國民黨的主席,也是帶著一份人文的情懷,一種和平的期盼,同時也是身為民族的一份子,來到這個地方。

我覺得我們來到這裏,有幾項意義,可以跟各位做一個報告:第一,今天有人還隻在從五十年前甚至於六十年前國共之間的關係、思維、格局來思考這個問題,來評斷我們的訪問,但是我覺得,我們已經遠遠超越了那個時代,已經遠遠超越了那個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