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1 / 3)

殷龍雲剛才聽訶青說德惠大師傅教的徒弟能以一敵百,就立刻來了精神,平時隻在那本破舊的《江湖客》裏閱讀大俠們出神入化的武功,如果自己跟了德惠大師傅,那不是也會飛簷走壁、隔山打牛了嗎?不假思索地答道:“我願跟訶青師傅去法門寺。”

龍雲娘見殷龍雲心意已定,不知何年何月再見到兒子,雙臂緊緊把兒子摟在懷裏,雙眼含淚不忍鬆開。

訶青道:“有緣人自會相見。將來我們會打聽二老的所在。”

殷海梁向龍雲娘道:“咱們走吧,再不走恐怕官兵就來了。”隧向訶青作揖道:“龍雲就拜托你照顧了。”說罷拉了龍雲娘正欲離開,門外卻傳來一陣奇怪的笑聲:“哈哈嗬嗬,嗬嗬嘿嘿”。笑聲詭異,令人不寒而栗。殷家三口和訶青同時一驚,按說官兵不會這麼快就來到,可除了官兵又會是誰?

卻見門口飄然進來一人,身穿黑色道袍,形消容瘦,倒八字眉,雙眼細長,身後背一口長劍,聲似裂帛:“一個賊僧、三個逆民,你們的談話我都聽見了,誰也跑不了!”最後一個“了”字剛說出口,道士已飄到四人跟前,接著“倉啷”一聲利劍出鞘,背上的劍已轉到右手,數道寒光向四人頭上罩過來。

“師弟!”一聲吆喝自牆外傳來,道士的劍重又插回鞘中。門外又進來一個白袍道士,手裏也提著一把劍,仙風道骨,聲如洪鍾:“師傅駕鶴西去之後聽聞你與軍隊勾結在一起,還作了軍隊的大執教,在老百姓身上發了不少橫財。不知你今天來農戶家裏意欲何為?”

黑袍道士道:“寇師兄,我投靠軍隊,你不也是在皇上身邊作了國師了嗎?皇上下令搗毀天下全部寺廟,燒掉全部佛經,殺光所有僧民,你不可能不知道吧,眼前就是一個賊僧和三個造反的逆民,我砍了他們的頭,也算幫了你這個國師的忙。你總不會幫著和尚吧。”

白袍道士:“此言差矣。佛教的教義和道教的清靜、無為、自然、不爭、度人無量有很多相似之處,乃是中原兩大正派名教,隻是讓個別人曲解了教義,非要作敵對之勢。皇上怪罪僧人反抗軍隊入侵,篤信道教的丞相崔浩趁機諫書皇上徹底消滅一切與佛教有關的人和物,我寇謙之作為國師屢次勸諫皇上不要滅佛,可皇上對我的諫言充耳不聞。不管怎樣,這個和尚你殺不得,三個百姓你更不能殺。念在你我同門兄弟的麵上,勸你快些離開。”

黑袍道士又是一陣怪笑:“嘿嘿……,皇命難違,今天這四個人我是殺定了。”話音一落,長劍向龍雲四人頭上疾刺過來,速度之快猶如流星撲麵。卻見寇謙之手臂一揚一收,殷龍雲隻瞧見他拔出劍瞬間又插劍回鞘,劍身與劍鞘的摩攃聲還未絕耳,黑袍道士的一片耳朵已經掉落地麵,同時落地的還有黑袍道士的一柄長劍。寇謙之的劍是如何擊落黑袍道士的劍、如何削掉那隻耳朵,根本沒人看清是怎麼一回事,一切都在火石電光之間完成。黑袍道士手捂殘耳,鮮血從指縫間流出,恨恨地道:“這筆賬我記下了。”轉身離去。

寇謙之向龍雲四人道:“我這師弟道號‘悟真子’,真不知他這一輩子還能不能悟出人生的真諦。你們四人趕緊走吧,凡是悟真子到的地方,往往都沒什麼好事,你們速速離開是上策。”說完也轉身離去。殷海梁正欲作謝,寇謙之已無影無蹤。

殷海梁道:“我們也該走了。”龍雲娘還是舍不得孩子,一步一回頭被丈夫拉著消失在夜色中。殷龍雲懷揣《江湖客》,跟著訶青向西踏上去往扶風縣的路途。

第二章 禪佛修心性

更新時間2012-6-21 10:03:37 字數:4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