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女人的美麗,要靠健康來雕刻(1)(1 / 3)

女性有幾個特殊的生理期,青春期的女孩腎氣剛剛開始充實,衝脈和任脈的功能也不十分穩定,最易月經不調;中年女性因為懷孕、生孩子、哺乳都會耗傷氣血,血虧了,肝得不到充分地滋養,脾氣就會變大,情緒就會不穩定,中年女性最需要的是理解和溝通;老年期婦女,腎氣衰,脾胃易虛,所以說多愁善感,易厭食、食少,像秋後的草最易枯黃,做兒女的要記得充當起遮風擋雨的角色。

多想多自問,省去上醫院的勞累

醫生在問患者的時候,經常會問這些話,今年多大了?有沒有過敏史?家裏有沒有高血壓、糖尿病之類的家族史?見到女性嘔吐還會問,有沒有懷孕?對哺乳期的婦女也會問,孩子有沒有吃奶?是不是還在哺乳期等,這是問診,沒有哪個醫生是神算,不通過問診就能算出這些情況。

《景嶽全書·傳忠錄·十問篇》中就有記載:“診治之要領,臨證之首務。”所以說要做一個合格的醫生,首先要向患者多問,多問也是對患者負責,對自己工作的熱愛,不用故弄玄虛地隻把把脈,就處方開藥。

有患者這樣跟我說,我見過一位老中醫,技術特別高,看到患者什麼也不用說,隻把把脈,就給開藥,別的醫生看病至少也要十幾分鍾,他看病一兩分鍾搞定。我隻能奉送這個人一句話:天底下沒有神醫,隻有不負責任的庸醫。

其實我說這些話的意思是,自己生病的時候,先不要手忙腳亂,先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比如說頭暈,想到頭暈,再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已過中年,最近吃飯是不是太鹹?想一想自己的父親是否患有高血壓病而經常會引起頭暈,假如是,你首先就要想想自己是不是患了高血壓病,而高血壓病是常見病,你就可以掛內科或神經內科的號;再比如,最近總是覺得很餓,吃得很多,總是口渴,小便的次數也比以前多。按常理說,吃多了人會發胖,可自己吃這麼多,上秤一稱,體重卻減了好幾斤。這其實是糖尿病的危險信號,屬於內分泌失調。再想想自己的家族裏麵是不是也曾有過糖尿病患者,比如父母兄妹這些直係親屬,如果有,一定要去醫院內分泌專科檢查一下,確診一下自己到底是不是患了糖尿病。

有些病不管是不是西醫所說的顯性的基因遺傳,都需要去正規的醫院進一步確診,以免耽誤病情。

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即使到醫院也不會那麼盲目,也不會無端地被科室的醫生支來支去,當然像這樣的情況大多都是患了大病,必須去醫院。但也有好些病,隻要多想多自問,也許就能免去上醫院的苦累,自己就能解決。

比如說,有位女性最近總是愛出虛汗,她出汗不是像別人那樣,熱了才出汗,她是汗隨心情而發,情緒稍有不穩就會出一身的汗,還看見誰都會覺得不順眼,動不動就跟家人吵架,還以為自己精神上患了什麼病,掛了個精神內科,醫生就問了她兩句話,今年多大了?剛剛50歲。月經正常嗎?時有時無。醫生說回去吧,沒有什麼大問題,也不用作什麼檢查,是到了更年期。這個時候才如夢初醒,自己怎麼就沒有想到呢?

其實女性在生病的時候,年齡是很重要的,因為女性有幾個特殊的生理期,青春期的女孩腎氣剛剛開始充實,還沒有那麼強盛,衝脈和任脈的功能也不十分穩定,也最易月經不調,不是量多就是量少,或是提前或錯後;中年婦女因為懷孕、生孩子、哺乳都會耗傷氣血,血虧了,肝得不到充分地滋養,脾氣就會變大,情緒就會不穩定,而這個時期的女性,不是補充營養就能滿足的。真正滿足她的是精神生活,她最需要的是理解和溝通,同時這個時期的婦女也最易患婦科病,帶下、月經不調等,所以說中年是女性的多事之期,又是多病之期;老年期婦女,年老腎氣衰,脾胃易虛,所以說老年人多愁善感,也最易厭食、食少,老年人像秋後的草最易枯黃,做兒女的要記得充當起遮風擋雨的角色,多回家看看,多陪老人聊聊天,多關心老人的飲食和健康,多盡一些兒女應盡的義務。

還是那句話,自己也要學會自問,問自己月經是提前了還是滯後?帶下什麼顏色,有沒有異味?有沒有乳房脹痛?有沒有兩肋脹滿?有沒有情緒不好?患了婦科病要想一想,原來有沒有做過人流手術?想一想自己的飲食嗜好,自己的居住環境,有沒有因工作調動而遷移等,這些都是身體健康不可忽視的因素。總之,生病了,要多想、多自問,這樣才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健康。

舌苔白厚是胃寒,舌苔黃厚是胃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