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什麼建築物啊?每個人都會揣測。
若是住家的話,未免太氣派了,但沒看到餐廳之類的店招,也不曉得要從哪兒才能走近那棟宅子。
和周遭蓋得密密麻麻的房子相比,規模實在懸殊,而且因為隻有那棟建築物建於高地,就算從很遠的地方也看得見,有股與世隔絕的獨特氛圍。不過總覺得這般形容不盡得體,應該說筱塚邸是棟特意彰顯什麼的建築物。
這回的故事是以建於閑靜住宅區的這棟大宅子為舞台。
夕陽西下,吹著涼爽微風的九月上旬。事實上,在這裏發生了不可思議之事。
有個年輕女人被發現陳屍於這棟宅子的某個房間。
死狀甚是淒慘。
奇怪的是,與那房間相通的隔壁房間,明明聚集一大群朋友,卻沒人察覺她有任何異狀。不,也許有人知道,隻是徉裝不知…
還是先別寫什麼先入為主的觀念吧。
總之最令人無法理解的是,那房間由內反鎖,呈密室狀態。
“這絕非人類所為…”
雖然不曉得是誰先說出這句話,卻讓目睹命案現場的眾人留下深刻印象。
為什麼呢…
唔,不行,操之過急的話,可就失去樂趣了。
人在為了某件事裝腔作勢時,就是相信隻有裝腔作勢才有價值可言的證據吧!也就是說,我相信這種事羅…沒錯,對我而言,有此價值。
所以別作過多的預告吧!
這個故事,包括我本人在內,皆以第三人稱敘述,雖然與此不可思議事件相關的部分都是以我直接聽到的內容為基礎,加上若幹角色予以彙總,但並非完全按照事實陳述。既然是故事,裏麵起碼得帶點創造性元素,再者,想要嚴整地記述事實也是不太可能的事。
登場人物中也有我的好友(我想多是大家熟悉的人物),這次並非他們的登台處女作。該說是事件吸引我們呢?還是我們被事件吸引呢?雖然判別這種事沒什麼意義,但懷疑身邊之所以接二連三發生殺人事件,是因為什麼超自然力量在作祟吧!關於這點,我曾向自稱科學家的瀨在丸紅子請教意見。
“俗話說‘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就科學觀點而言,是一種稱為或然率理論的現象吧!”紅子一臉認真地這麼說:“由我家到地鐵站一路設有八處交通號誌,我常常一路綠燈到底地走到車站,像這般或然率約為兩百五十六分之一吧。”
“紅子姐,這是粗略概算吧?”
“不,假設單純地將變成綠燈的或然率以二分之一比來概算的話。”
“哦哦、原來如此…”
“也就是說,就平日而言,並非一年才發生一次的稀奇事,以數學算式來計算的話。意思就是…一周或兩周一次,我可以在一路綠燈到底的情況下走到車站。”
“話是沒錯,難道紅子姐不會看著前方號誌,無意識地調節速度行走嗎?”
“藉由某種程度的努力,大幅提升或然率嗎?”
“嗯…不是很清楚,不過我覺得應該可以提升吧!”
“是嗎?”紅子微笑地點頭。
“總之,就是這麼回事羅。”
第—章 背景、境遇及預感♂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1
森川素直是在暑假快結束時搬至阿漕莊。行李很少,載著行李的廂型車後頭還有一大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