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同其戶籍所在地的公安局交涉後,得知此三人或多或少犯有前科,均為逃竄犯人,至今未歸案。

警方加大追查力度,甚至在市中心購物廣場的廣告屏上刊登了追捕令。

往常此類線索征集都很徒勞,得到消息的效率也很有限。但這一次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很快就有了新進展。

還不僅僅隻是“接到何處報案有疑似犯人者出現”這種新進展,而是直接逮到了人。

他們是被晨跑者發現的。

據目擊者聲稱,他習慣早上六點多鍾繞著全城跑步,那天早上接近七點鍾跑到人民廣場的時候,看到健身器材附近躺著三個成年男性。他本以為這是三個醉漢在廣場上湊活了一晚,走近之後才發現這三個人都被綁住了,並且身上或多或少有被毆打的痕跡。目擊者驚慌失措,連忙報了警。

警察趕到之後發現,這三個被綁起來的中年男人正是目前全城通緝的拐賣犯,他們的照片此刻在本市新聞上來回滾動,人卻不知為何被綁起來丟在了公園。

難道是他們良心發現,互相捆綁之後睡在人民廣場正中心嗎?顯然不是,此事定然有蹊蹺。

警方很快控製了三人,對外宣稱拐賣犯已經抓到了。市民歡欣鼓舞,警方公眾形象得以提升。

但,有什麼事情脫離了掌控,警方十分清楚。

第39章 對峙

對於三位嫌疑人被捆好了“快遞”到警察局的事情,警察局裏的各位都覺得十分棘手。這眼看著年關快到了, 該不是從不知道哪兒跑出來了個義警吧……以前也麼見過這麼奇怪的事情啊!

民警們日夜不停地對著這三個嫌疑人提訊審問, 翻來覆去問那幾個問題,都沒能得到非常滿意的回答。

“姓名。”“祖籍。”

“這些孩子哪兒來的?”

“路上看見落單的小孩, 就拐了。四五歲的最好,七八歲的也行, 超過八歲就不能要了,能記事了。”

“都是本市的麼?”

“差不多吧。”

“孩子們乞討來的錢, 都去哪兒了?”

“賭了, 嫖了,也不知道怎麼著就用完了。”

“在某某市犯的事兒, 還記得麼?”

“記得, 騙了一個寡婦的錢。”

“你平常行動並沒有刻意躲開攝像頭。根據監控記錄, 你最近兩個月很少出現, 你曾經掌控的孩子也都證明,你消失了好幾個月。這件事情你怎麼看?”

“……”

“這段時間, 你都去哪裏了?”

“……”

“還有目擊者,說你是被人抓走了。抓走你的人是誰,你還記得嗎?有任何關於他們的消息嗎?”

“……”

“說話啊。”

“我……我不知道。”犯罪嫌疑人說:“警察先生,您問的這些, 我都不知道,也不清楚。”

“你自己經曆了什麼,你自己不知道?別想蒙混過關!”

“我真的不知道……中間這幾個月都不怎麼記得了,就記得我在哪裏學習什麼。但到底學了什麼, 見到了誰,我真的真的都忘記了。”

……

三名犯罪嫌疑人的審問情況都差不多,他們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對於自己的失蹤卻含糊其辭。在並未相互接觸的情況下,三個人都說不記得自己去了哪裏、做了些什麼。

這起綁架案十分離奇,能夠證明的被害人隻有這三名犯罪嫌疑人,還有失蹤兒童武虹燁。三名嫌疑人並沒有報案,而是將目光放在曾經的案件身上,為了即將加之於身的牢獄之災後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