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座太子山似乎成為了巨大的墳場,葬著被害者。
經DNA檢測,現已發現的屍塊都屬於同一位女性。隻是屍塊零碎,無法拚湊出一整具屍體,並且最為重要的頭顱一直沒有發現。
哪怕將DNA和指紋進行比對,數據庫中也沒有搜索到匹配的選項。第二代身份證統一要求錄入指紋,也許這位受害者的身份證還沒有到期。
屍體身份無法確定,隻能一方麵繼續搜查力度,另一方麵向廣大市民征集線索。
隻不過,有一件事情困擾著刑警們。
這是一起性質惡劣的碎屍案,凶手碎屍器材是什麼?是從哪裏弄到的?拋屍太子山,是偶然,還是人為選定的?
對本地人來說,太子山稀鬆平常,如果沒有別的事情(比如外地朋友造訪),基本上不會前往。拋屍者是本地人嗎?
如果是本地人,拋屍者能找到的荒郊野嶺不少,為什麼選擇人流量巨大的景區?這極大地增加了屍塊被發現的可能性,也增加了拋屍者被發現的危險性。他(她)根本不怕被警方發現,還是這個地方對他(她)來說意義重大?
如果是外地人,是故意跑到本市殺人碎屍,拋屍之後逃竄外省市嗎?或者是激情殺人,順著行程將屍體拋在此處?如果是後者,碎屍工具在哪裏?沒找到的屍塊又在哪裏?
這些屍體出現在相隔甚遠的幾個景點,要麼是分批次拋屍,要麼是開車自駕遊。
刑警對各種可能性分別排查,篩選近日來景區門口的監控錄像,尋找數次出現的背包客身影,或者來往車輛拍照。這項工作重複且繁瑣,目前還在進行中。
最終還是現場搜查隊先取得進展。
太子山風景區裏有一條著名的河流,因走勢蜿蜒曲折,被稱作“小龍河”。小龍河從太子山開始,一路向下奔流,彙入長江,繼而流入大海。前陣子下了一場暴雨,水位高漲,將不少山裏的東西衝入了下遊。
就是在距離太子山三千米的河岸邊,搜查隊發現了一條斷腿,正屬於太子山拋屍案的受害者。
這條小腿上遍布傷痕與淤青,腳踝處有一個紋身,紋著一個非常奇怪的符號,沒人認識。
局裏的符號學專家表示,這是一個瑪雅文字,象征著“轉世”之類的意義。
看上去宗教意味濃厚。
而與此同時,熱心市民給刑警隊提供了信息。
“我曾經看見一個行跡猥瑣的男人,開著車出現在太子山裏。他是傍晚從太子山的後門開進去的,沒有買票。他在太子山裏呆了一整夜,第二天才出來。”提供線索的熱心市民這樣作證。
這樣的證言反而讓刑警懷疑起對方,問:“哪一天?你怎麼知道他從後門開進去的?你又怎麼知道他在裏麵呆了一夜。”
熱心市民蘇夫人愣了愣,似乎完全沒想到還要應對這樣的問題。她眨了眨眼睛,說:“反正我就是知道了,肯定是他。”
刑警將信將疑,做筆錄的那一位已經把筆帽蓋上了。
“章女士,非常感謝您的熱心。如果下次知道什麼有價值的線索,還請繼續聯係我們。”
看沒人相信自己,蘇夫人急了,忙說:“真的是他,是易光!你們相信我啊,我是靈婆!”
靈婆?
兩個警察對視一眼,都對這種說辭非常不屑一顧,但還是象征性問道:“那,這個人做了些什麼呢?”
“他靠文字蠱惑年輕的女孩兒,同她們睡覺,榨幹她們的靈氣之後又拋棄。大部分女孩兒都被甩了,這一個沒有甩掉,所以被他殺了。”蘇夫人表情很認真,說得煞有介事,“我都知道,因為看過他的文字,知道他是怎麼蠱惑她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