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狠狠地拍手,不要怕痛,也不要怕耗費時間。有的人很怕痛,隻願輕輕地拍,則需多花一些時間拍手。最近我在治一位腎萎縮患者,我教他一天拍三次,每次半小時,還一麵走路一麵拍,配合服用中藥及吃生冬瓜、大黃瓜,效果非常明顯。
懷孕的人任何運動都不宜太激烈,否則有傷胎之虞,練拍手功亦然,不宜發出太大聲響,否則胎兒之神識會受到驚嚇。因此孕婦隻宜用空心掌拍,或用局部拍法。
我曾聽說教香功的老師會告訴他的學生說,練香功的人,除了香功就不可以再練其他的功,否則身上的氣會亂掉,香功會練不成。我則以為練拍手功的人也不妨練其他的功,彼此隻會相得益彰,不會互相破壞或抵消。
佛教的修行人最好在練拍手功的時候,一麵拍手一麵念佛,默念於心,不用出聲,喜歡念咒的人也可以一麵念咒一麵拍手,念一個字拍手一下,喜歡念心經的人,念一次心經剛好可以拍二百六十下。這是將練功與修行結合起來,一舉兩得。
老年人體弱兩腳無力,練拍手功時,最好一麵走一麵拍,或一麵拍一麵踏步,若隻是坐著拍手,而兩腳不動,氣血灌注兩手過多,雙腳將更加無力,切忌!切忌!
拍手功治百病
今年(八十七年)四月,有一天,屏東師範學院老同事陳柏達教授偕同幾位朋友來到我的診所,向我介紹他近四個月來一直在練的拍手功與板凳神功。陳兄一麵說,一麵示範動作,引起我極大的興趣,我當場就非常起勁地跟著他拍起手來。後來,由於陳兄的發起,招集了二十人左右,請原創人—邱水旺老師來屏東開班傳授,上課地點在屏東市中山公園體育場司令台後方的廣場,時間是每星期四晚上七點半到九點半。
拍手功的正式名稱叫做‘聲納氣功’,‘聲納’是海軍軍艦利用儀器所發出的聲音。它可在水中發射,用來偵察潛水艇的存在。可能在練拍手功至純熟階段時,能發出類似的聲響,所以把拍手功定名為‘聲納氣功’。為了將它世俗化,使一般人易於了解,所以陳教授把它叫做‘拍手功’,後來我把它推廣於患者身上,也都順口叫它‘拍手功’。
以下談拍手功的起源。目前台灣知道拍手功的人可能仍然不多,知道它的起源的人更少,所以有必要在此交待一下。據陳教授向我轉述,我也約略聽到邱水旺老師說過,邱老師於十年前去西藏的某喇嘛寺學習醫學氣功,看到喇嘛在練功前都先拍幾下手。邱老師回台灣後,有一天突然悟到,一個人若能很用力地,用兩個手掌相對互相拍打,對於身體健康該有莫大的助益,於是就身體力行,使勁地一直拍,讓它發出極大的聲響,後來發覺,每天努力拍手後,身體的健康大大地改善,最後將體內的寒氣和陰氣,從手心、手背逼出。他自己也從癌症的鬼門關跑出來了。邱老師的拍手功可以說脫胎於西藏的某密宗寺廟,而加以特別的發揮,因此與喇嘛們練的拍手功是不一樣的。換句話說,喇嘛們在拍手時聲音也是很響亮,但他們練拍手的時間並不多,也並未特別強調拍手能治百病,所以也未特別提示拍手的重要性。而邱老師卻非常強調拍手功,認為它能治百病,也認為它是氣功的初步基礎。拍手功若練不夠、練不好,其他的功也很難練得好。
今年(八十七年)九月底,我曾與屏東師院的三位同事到屏東大津不動寺參訪唯勵法師。言談間,我向法師提起最近在練拍手功與板凳神功,法師說,這兩種功,很多年前在西螺七崁的武術館就有在教。十一月十二日下午,我有一位表妹婿從台北樹林來屏東敝診所,我教他拍手功,他告訴我,很多年前,就有人對他說練拍手有益於健康。從以上這兩件事看來,似乎拍手功在台灣由來已久,似非邱老師首先發明。然而,真理本為天下之公理,天下英雄所見大同,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原本可以容許不同的人發現同一種道理。我活到今年五十四歲,生平第一次聽到有人如此信心十足地強調拍手功的療效,這個人是邱水旺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