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1 / 3)

檢驗不見得可以做為標準。依我個人的經驗與體會,健康應該另有標準,我把它歸納為十條:

一、大便黃色成條、不黏肛門、不臭,而且每天排便。

二、小便無色無臭無油、不濁。

三、流汗不臭、不自汗、不盜汗。

四、口腔不臭、口氣不臭、放屁不臭。

五、不怕冷、不容易感冒。

六、睡眠無惡夢,躺下去就能入睡、不翻來翻去。

七、全身骨節筋肉不痛、不麻、不酸。

八、蚊子不叮、或叮而不癢、不腫。

九、不容易發脾氣、憂慮、恐懼、悲傷、患得患失。

十、不容易疲勞、瞌睡。

如能符合上述條件,不必上檢驗所,也可以知道自己的血壓、血糖、尿酸、肝功能指數......也必然正常。所以正如中華食物養生推廣協會的楊顯堂老師所說:‘人本身就是最好的檢驗師。要想知道自己是否健康,無須到醫院或檢驗所檢查。’

健康的食物—未加工的素食

如何達到上述十項健康的指標呢?依照我個人的實驗證明,隻要我們每天吃的是健康的食物,就自然而然會符合上述十項要求。而所謂的健康食物就是未加工的素食。以下分項列述:

一、新鮮的水果:最好是有機栽培,不用化學肥料,不噴農藥的水果。

二、新鮮的蔬菜:最好也是有機栽培,不用化肥及農藥。吃蔬菜時,盡可能不要煮、炒,亦不加味精、油鹽及其他化學調味料。

三、新鮮的堅果:如核桃、腰果、杏仁、南瓜子、榛果、鬆子、葵花子、花生,都盡可能生吃、不煮、不炒、不炸。

四、新鮮的全穀:如糙米、全麥及其他各種雜糧、豆類。

五、新鮮的補養中藥:如當歸、人參、黃耆、枸杞、紅棗、黃精、山藥、芡實、蓮子......等。

以上共提出五大類健康食物,前三大類最好生吃,後二大類有的也可以生吃,但大部分必須煮食,否則胃腸恐難以接受。其原則是,能生吃者盡量生吃,無法生吃時,不得已才用煮的,但也不宜煮得太熟、太爛。原因在於新鮮未煮過的食物含有豐富的酵素,而酵素的作用在於:1、強化細胞與再生作用。2、細胞機能的助長促進作用。3、體內不純物的解毒排泄作用。4、血壓調節作用。5、止血作用。6、健腦效果。7、以肝髒腎髒為首的內髒器官的強化。(注1)

再者,未煮過的水果蔬菜,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維他命A與C,已經醫學界證實可以抗癌、防癌,並增進人的活力。而煮過的水果、蔬菜、堅果,其酵素、維他命C及其他營養成分已經被破壞,故對人類生命力的提升,效果已大打折扣。

一般人擔心吃素會營養不良,其實水果、蔬菜、堅果、五穀雜糧之中,已含有足夠的蛋白質(八種必備氨基酸)、脂肪、澱粉、礦物質、維他命,隻要懂得搭配使用,就不怕缺乏任何一種營養。

各種植物食品中,含有大量的鉀,可以防癌,降低血壓,含有肉類所無的纖維素,可以促進消化、排泄並防癌。

吃健康素食的人,他們的血液為標準的弱堿性,也可以防癌並使人不易疲勞、酸痛。

天然植物性脂肪為不飽和性脂肪,易於新陳代謝,長期食用,比較不容易血管阻塞。

補養的中藥,是我國流傳數千年的優良植物性補品,其成分經過現代科學儀器分析及動物實驗,已證明可以促進吾人內髒、氣血、筋骨之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