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忐忑問道:“還漏了何人?”
宋問字字政地有聲:“漏了古今聖人,漏了陛下,漏了他們的父母,漏了這天下蒼生,還漏了你們自己!”
不知為何,被這樣說後,眾學子心中反而舒了一口氣。
竟有種果然如此的安心感。
宋問眉毛一挑。
怎麼沒有炸毛?
馮文述起身求教:“請先生直言。”
“這篇文章,若讓我來判分。全部零分。”宋問提起李洵的卷子,到他麵前道:“隻有李洵,我會給你六分。”
李洵接過:“學生自認,並無多少出彩之處。”
宋問道:“不是因為你的文章出彩,隻因為你是禦史大夫之子。”
李洵怒然起身:“先生,慎言!”
“因為你是禦史大夫之子,所以來日你前途無量。你隻要開口,你說他們錯,他們便是錯。因為你官大,他們隻能受罰。”宋問道,“所以你今日所寫這篇文章,倒不全是空談,盡是放屁。可如果,你和他們一樣,那你的分,也會和他們一樣。”
李洵直接將紙撕了,丟到一旁:“請先生明示。”
“明示?這事不需我去明示。我隻要你們,做到‘設身處地’這四字。”宋問回身道,“若今日,你們是守城門吏,現有兩條路給你走。一!違抗軍令。不忠,不義。二!見死不救。不仁,不孝。現也有一群正義凜然的學生在後麵催著你走,你們選哪條?”
眾生沉默。
“孟為!”宋問點道,“你選哪個!”
孟為沉默。
宋問卻不給他機會:“說!”
孟為道:“學生哪個都不選。”
“好!那因你未司其職,百姓硬闖入城,終被你同僚擊斃於城門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你四個全占!你還累你的同僚也要擔上不孝的罪責!”宋問指著他道,“無論作為還是不作為,那群學生都要將你們罵得狗血淋頭,體無完膚!仔細想想,你做錯了什麼?執軍令是錯,還是心懷猶豫是錯?”
孟為埋頭道:“先生,我錯了。”
宋問:“認錯,認錯抵消不了你對他人的中傷。”
學子弱弱道:“莫非就沒有第三條路走?”
宋問轉向他:“他不過一小小門吏,何來第三條路?你說,你倒是給他指條明路!”
那學子別開視線:“暫未想出來。”
“那很好啊,暫未想出來,先給他們打了罪名。寧可錯殺,不可放過是吧?”宋問罵道,“你以為你誰啊?公理,律法,還是聖人,天道!”
班內再次沉默。
他們此刻的心情是複雜的。
覺著她不對,卻說不出反駁的話來。
飛速在腦海中,給自己整理思路。
宋問望著一眾黑壓壓的腦袋,喊道:“都抬起頭來!盯著桌子做什麼?”
眾人不情緣的抬頭。
看著她的臉能有做什麼?
宋問:“罵的還盡興嗎?你們是否想過,哪怕一個念頭,他們也有自己的難處?”
馮文述終忍不住道:“門吏人微權輕,所以無從選擇,進退兩難。方能理解。那金吾衛和縣令呢?難道他們也沒錯嗎?”
學子忐忑問道:“還漏了何人?”
宋問字字政地有聲:“漏了古今聖人,漏了陛下,漏了他們的父母,漏了這天下蒼生,還漏了你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