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就事論事(1 / 3)

頑抗的城門守備,幾乎被盡數斬殺。而留在角落的幾人,對方也未下手。

南王成功逃離長安。

林唯衍到的時候,城門已經染血一片,太遲了。他沒有馬,自然追不上,於是折回來找宋問。

宋問還坐在裏祭壇最近的一個茶寮裏等著。這一等等了近半一個時辰,林唯衍才回來。

宋問看著他鞋底邊緣沾染的血漬,皺眉道:“打起來了?”

“沒趕上好時候。”林唯衍說,“我到的時候他們已經走了。”

“……得虧沒趕上,不然你還得去大理寺體驗一番。”宋問嚴肅道,“你先和我說說,祭台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林唯衍於是將自己看見的畫麵,和她大致描述了一遍。包括有人射暗箭,以及張曦雲被金吾衛帶走。

宋問聽後沉默片刻,敲了敲腦袋。

這顯然是一個謀劃完善的策略。

假意暗殺的刺客,喬裝打扮的侍衛,武裝斷後的士兵。南王分明已經準備好了一切,請君入甕。

他是個惜命的人,張曦雲要他的命,他怎麼敢留下絲毫的大意?

南王能助高裶做到刑部侍郎,她就覺得很不對。他在朝中定有耳目,且耳目安插的很深。

先前高裶自己落馬,牽扯出了一批。免官罷職了幾人,卻因證據不足,還是留有餘地。總算,又自己嚐到了苦果。

張曦雲謀殺南王一事,再難洗脫。雖說是一半真一半假,叫南王陷害的也不冤,但相比起那油膩的南王,宋問倒更看好國師一點。

一個慢性疾病,一個是絕症晚期。

隨後,接連的通報傳到唐贄麵前。

唐霈霖亦被南王潛伏的軍隊接走。他逃出城門,如今就帶兵守在長安城外,要求朝廷為祭天刺殺一事給個交代。

雖說的委婉,但大意無非就是,要張曦雲以死謝罪。

民間大半站在南王這邊。一來聽著確實有理,二來對自己長久被愚弄的遷怒。是以對張曦雲的怨聲很高。

唐贄大為惱火。強撐著身體處理此事。

張曦雲如今人在牢中,大理寺卿卻並未多為難他。他亦是一個字沒有否認,將事情全擔了下來。自然,否認也是白費。

罪名是逃不掉了,罪責更是嚴酷。

張兆旭原本關押在他的隔壁,經張曦雲請求,關卿又將人調到了牆壁的另外一邊。

在這最後,他不願意兒子看見他狼狽的模樣,也不願意繼續看見他兒子懦弱的模樣。

他原本可以任由張兆旭懦弱一輩子。在他沒有改好之前,自己卻先連累了他。

而朝堂上,還在為張曦雲的族氏做最後的爭辯。

張曦雲為官數十載,提攜官員上百有餘。其中不乏五官以上高官。

這些承他庇佑的官員,沒有一人替他說話。替他說話的,反倒是宋祈,許賀白,禦史公等人。

就事論事,在本意上,他們認為張曦雲這次沒錯。

即便在這裏誅殺了張曦雲,南王也不會乖乖回京。對方既然做出了這樣的準備,自然是下定了足夠的決心。

頑抗的城門守備,幾乎被盡數斬殺。而留在角落的幾人,對方也未下手。

南王成功逃離長安。

林唯衍到的時候,城門已經染血一片,太遲了。他沒有馬,自然追不上,於是折回來找宋問。

宋問還坐在裏祭壇最近的一個茶寮裏等著。這一等等了近半一個時辰,林唯衍才回來。

宋問看著他鞋底邊緣沾染的血漬,皺眉道:“打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