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遛鳥街的誕生
和劉大嬸嘮完嗑,沈青畫回去吃完晚飯,照舊換上男裝,提溜個鳥籠,沿街和那些個花花公子,人五人六地一團一團地逛大街。
這些個花花公子,別看個個穿得衣著光鮮、鮮衣怒馬的,其實可憐得很,活得還不如沈青畫自在!
最慘的一個叫馬葭,長得有點猙獰,據說是小的時候不好好念書,被他老爹一巴掌把腦袋拍扁了,後來奶娘給按回去,沒按平整,整個腦袋長得跟個扁南瓜似的。後來馬葭也好好念書啦,不過因為模樣實在欠妥,好不容易考上的舉人,卻還是沒能撈個一官半職,賦閑在家。後來身邊小廝說大街上遛鳥的人多,馬葭也出來溜。
馬葭開始遛鳥的曆程是相當的艱辛,後來終於在嚇跑一百隻流浪狗,三百隻流浪貓,不知道多少光腚小屁孩,不露酥胸的大姑娘之後,終於能在馬家後門的那條小路上,孤零零地一個人遛鳥了。
後來沈青畫遇到了馬葭,當時第一眼沈青畫還覺得,這麼個大活人,青天白日裏頭,頭上套著南瓜做什麼?仔細瞧了瞧,才發現那是挺特別的南瓜頭。
沈青畫喜歡特別的東西,覺得馬葭這樣特別的人,以後也會變成特別的人的,所以和特別的人交朋友才夠特別。這樣一想,這個想法挺特別,沈青畫就上去搭訕了。
馬葭脾氣溫和,對於沈青畫的搭訕,表現得相當的配合。一來二去的,沈青畫就和馬葭熟了。
相對於書呆子舉人來說,沈青畫雖然失憶,可吃喝玩樂依舊樣樣在行。沈青畫自然又一次感歎,人是需要對比的。當一個人失意的時候,就去找那些比自己還要倒黴的人,心裏立刻就會輕盈得如同春風吹過柳條一般柔和,並且,還不會覺得自己很無恥!
沈青畫慫恿馬葭,將這條馬路對麵的一條沿河的地方買下來,專門提供給廣大遛鳥人士,順便賣賣鳥食。賣鳥的人可以在那裏做生意,不過得教保證金,不一次叫完也行,每一筆要交出六成作為保證金,其中一成作為借貸費,保證金額度滿了之後就不用再交了。
那時候,大理根本就沒有專門遛鳥的地方!而遛鳥的人,卻多到罄竹難書!若是這樣一條遛鳥街整起來,那銀子還不是如流水一般嘩啦啦地流進口袋?
雖然馬葭覺得這個想法很好,但是馬葭沒有錢。他這個少爺,馬家已經不要他了。空有滿腹經綸,卻無用武之地,而已。
沈青畫聽了,心裏深刻地反省——這人啊,還是要長得周正比較好,打娘胎裏帶來的東西,一定要保護好。
說到打娘胎裏的帶來的這事,就得說起這麼個公子哥,叫馮玉。生得那叫一個麵如玉,發如雲,除了一肚子草包之外,簡直就是無可挑剔!這麼一個美公子,在他十二歲的時候,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八抬大轎娶了個不怎麼如花似玉的小媳婦。不過日子一天天地過啊,過啊,過幾年,馮玉通曉人事,還沒等的及開包嚐嚐肉味,就被他那個不怎麼如花似玉的小媳婦,給手刃了小雞雞。
後來?還有什麼後來?馮玉就給整成太監少爺了唄。
其實這一肚子草包這事,也不能怪馮玉。為人在世,不過是為了酒色財氣。可是馮玉不好酒;又沒能親身實踐色;而馮家有的是財;氣麼,馮玉這輩子是沾不著邊了——反正都不是男人了,不可能考取功名了。這麼一琢磨,馮玉也就沒心思讀書了。所以,這一二三四地數下來,馮玉如今還能長得如此妖嬈多姿,而不是缺胳膊少腿、自掛東南枝什麼的,已經算是很不容易了。
馮玉家很有錢,也不知道他那個當吏部侍郎的爹是怎麼貪汙的,反正馮玉在外從來不缺錢。馬葭以前和馮玉是同窗,那時候話還說得來,所以馬葭就推薦了取財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