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榮讓一批又一批人舉起手時,李向南已經來到了主席台上。
隻有個別坐在前排的人注意到了他。森林般的手臂在會場舉著,黑壓壓地似乎占滿了整個禮堂的空間,連斜射過來的陽光都透不過了。禮堂裏的人顯得多了幾倍,頗為壯觀。李向南心中不由得想:顧榮靠什麼力量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這樣服從地齊刷刷舉起手呢?靠什麼力量能這樣訓導群眾和威鎮場麵呢?當然靠的是幾十年來鑄造成的傳統,靠的是“名正而言順”。如果讓人們表示對他個人的無條件服從和支持,就很難有多少人舉手了。
他不能不承認顧榮是個值得研究的人物。
但是李向南顧不上思索了。禮堂中轟響著的顧榮的講話把他拉到現實中。“……靠主觀熱情,血氣方剛,靠個人英雄主義,靠花花哨哨的小聰明,一點兩點書本知識,紙上談兵,在中國是行不通的。要栽大跟頭的。……”這話的針對性還不明白嗎?他掃視著煙氣彌漫的會場。禮堂密匝匝坐滿了人。不管他們現在是什麼表情,但臉上都透露著某種關注。他們都關心自己的命運。這就是希望。
他看了看主席台上的縣委領導們,大都在沒有表情地聽著顧榮講話。他們麵前毫無例外地擺著白瓷茶杯,如果那是思想的鏡子,那麼,現在一定可以看出,他們表麵的沉靜下掩蓋著何等不同的、劇烈活動著的思想。矛盾鬥爭是尖銳的,誰也不能回避。就像他和顧榮之間的關係一樣,雖然他倆似乎都想避免衝突,但是,一切都不依人的意誌為轉移。此刻,他聽著顧榮洪亮的講話聲,心裏卻輕鬆地笑了一下。主流派之所以能成為主流,恰恰在於它能團結多數力量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而它越取得勝利,就越有力量團結多種勢力,包括自己的反對派。
會場響起了掌聲,而且越來越熱烈。顧榮講完了,離開麥克風。
剛剛發現李向南已坐在主席台上的全場群眾一排一排探起身子,用掌聲歡迎他。他朝台上的常委們笑笑,來到長桌中間的麥克風前。
掌聲潮水般退下去,會場安靜下來。
他沉靜地把一個小筆記本在講台上攤開擺好,壓上鋼筆,然後麵向會場,露出了一絲親切的微笑。那是對自己將征服聽眾非常有信心的微笑。他對“提意見、提建議大會”是深思熟慮過的。這是他上任以來的第一個大行動,在幾天時間內,對全縣的情況、存在的矛盾,進行一次高效率的調查研究,應該是非常劃算的。這是第一層意思。第二層,他就是要用來自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呼聲,造成一種要求改變現狀的強大壓力,用輿論的優勢壓迫保守勢力,從而在一個很寬的戰線上取得進展。第三層意思,他決定進行一次思想理論上的大發動,把改變現狀的藍圖交給全體古陵百姓。沒有思想理論的部署,任何一種戰略都有可能陷於小打小鬧,缺乏整體推動力。劇本不應該僅僅導演知道,劇本應該向全體演員公布。
“剛才,我會見了一個歐洲的代表團。”這種沒有任何開場白的講話,雖然使有些事事有慣例的人感到突兀,顧榮此時就略蹙了一下眉,在筆記本上劃了個問號,但這正是講演的藝術。“他們問我對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持什麼看法。我對他們說,這個問題我已經不感興趣了。因為這已經在成為事實了。他們接著問我,那你對什麼感興趣?我對他們說,我對一部分縣先富起來感興趣。我希望古陵縣更快地富起來,最好富成全國第一。”
人們領悟過來,會場的氣氛活躍起來。
“一部分縣先富起來?別出心裁的提法。”顧榮的筆記本上又多了一行字。
“同誌們,使咱們古陵縣盡快成為全國兩千個縣中的富戶,最好是大富戶,這就是我的想法,這就是我們大家應該奮鬥的目標之一。”
會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我們能不能先富起來呢?我看能。我們不光是講我們的願望,光講願望,誰不願意富?我還要講我們有我們的條件,我們的優勢。致富要有致富的辦法,財,不是想發就發的。(眾人大笑)這幾天討論會上,同誌們談得很多,特別是關於進一步完善農村的生產責任製,談得很好。縣委準備專門發個文件,把大家的建議歸納成幾條推廣。這是我們主要的經驗。同誌們還談了以糧為綱,全麵發展,談了進一步發展我們的養豬、養羊、養兔、養蜂、養蠶……共是二十養吧,包括辦一個鹿場,從東北引進鹿種,在咱們縣養梅花鹿。東山峪大隊已經有這打算了,是不是?(會場中有人高聲回答:“是。”)還講到進一步開發我們西山的野生資源,發展旅遊。香港東星股份公司的黃先生今天來了吧?(一位坐在台下第一排的胖老頭禮貌地欠身致了致意)來了。他還要捐款修築進西山的公路,對我們幫助很大啊。總之,同誌們講得很多,很好。我初步統計了一下,“他看了一下筆記本,”我們有大大小小三百七十件事可辦。有三百七十個新的生財之道。包括恢複發展我們縣的特產古陵菜刀,這可是好東西啊。(眾歡笑)咱們縣在古代曆史上就是出刀出劍的地方,兩千年曆史了,祖傳的名工巧匠。咱們不光要出菜刀,還要出各種各樣的長刀短刀,還要搞好裝飾包裝,打到國際市場上去。要有這氣魄。咱們古陵縣要富起來,大家要群策群力,有錢的出錢,你那個銀行信貸社,就要集資投資,更好地確定投資方向;有力的就要出力;有腦袋的還要出腦袋。當然是出主意,想辦法,不是割腦袋。割尾巴不行,割腦袋更不行了!“
會場大笑。
顧榮僵硬地沉著臉,一動不動。小資產階級狂熱!他的筆記本上刀刻一般又增加了這樣一句話。
“同誌們,這幾天,我請縣科委的同誌搞了個統計分析。科委的莊文伊同誌來了沒有?(坐在莊文伊旁邊的一個年輕人抓住莊文伊的手舉起來,替他答道:“來了。”)好。這個材料叫做《自然、地理、人口綜合經濟條件分析》。就是從自然、地理、人口等方麵對我們縣經濟的先決條件進行全麵估計。可耕土地的數量和質量,水麵的麵積和質量,氣象,山脈,有沒有樹林,畜牧條件,野生資源情況,礦藏、交通情況,離城市的遠近及交通,與城市的經濟聯係,有沒有傳統的工藝技術,旅遊的條件,文化基礎,人口情況,勞動力情況……同誌們,因素很多,可以列出來的,比較主要的就有九十五項。這每一項又可以從幾個具體因素進行分析。每一項都有一定的係數,整個綜合考慮,那就是個很複雜的高等數學問題了。科委的同誌借用電子計算機計算的結果,論綜合的條件,我們在全國兩千個縣中,大約在前三百名之內。也就是說,光論客觀條件我們在致富程度上就應該進入前三百名。但是,我們現在的經濟收入情況,按人口平均在全國兩千個縣中論名次大概是一千多名。這說明什麼?說明我們潛力很大,說明我們遠沒有打出我們綜合的優勢來。我們古陵的優勢是綜合的,我們的經濟發展也要綜合搞。我們過去幾十年裏教訓是不少的,現在,我們有一個正確的政策,努力幹,我們就應該進入前三百名。如果我們再聰明點,我們還要爭取進入前二百名,一百名。這就靠我們全縣人民一起奮鬥了。使古陵盡快富起來,這就是我要講的第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