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節(1 / 2)

城牆上,城垛子上密密麻麻的排滿了機械弩,這種連努威力極大,平地可達五百步的射程,此時居高臨下,想來射穿個七百步應該不在話下。而在機械弩的後邊,則是無數的灰瓶炮子,滾木擂石,在往後,三大軍團的中央軍嚴陣以待,怎麼看,都不像是倉促間列好的防守陣型。

拓跋燾的心裏一沉,看來鄭王確實是早有準備啊,可是,他把自己招來,又有什麼樣的打算呢?

正當城上城下劍拔弩張,大戰眼看就一觸即發的時候,從帝都的北麵,爾朱超北府兵軍陣的背後,傳來了一聲淒厲的狼嚎,聲音婉轉,如泣如訴。隨後,一聲、兩聲、三聲,無數的狼嚎此起彼伏,連成一片,一時間,萬狼齊呼,驚天動地,以至於所有在場的人均聽的是頭皮發麻,身子不住地戰栗。

而此時,馬背上的拓跋燾更是臉色大變,失聲道:"草原狼!是柔然汗國的草原狼!"

西魏帝都·城下

戰場的另一側,在那二十萬北軍將士的中軍裏,有一頂赤色的傘蓋分外顯眼,傘蓋的下麵,西魏都督六鎮並朔北、冀、幽等州諸軍事,爾朱超正麵色慘白的坐在一張胡椅上。

草原狼騎兵,這支柔然大可汗的親衛部隊,怎麼會突然的出現在西魏帝國的帝都附近?

爾朱超此次進兵平城,目的自然是幫助其兄爾朱榮犯上謀逆,不過,身為西魏帝國北部諸州都督的他,雖說是盡起北州精兵趕來帝都,但是雁門關的四萬守軍卻是一個也沒有帶過來。畢竟,逼宮篡位隻不過是一場西魏帝國內部的權力角逐,但是如果要是讓柔然帝國乘虛而入的話,那可就是攸關民族存亡的大事了。

何況,他的兄長爾朱榮曾經遣使暗通柔然,商量借兵進軍的事情,可是誰想,一項和爾朱榮交好的左賢王居然很堅決的拒絕了他們,還滿口說什麼"兩國交好,不宜興兵……"

"若是那計成功,我們的北軍在鄭王和柔然人兩敗俱傷的時候殺出,實乃上策啊,我又何苦來親自攻城?"想到那事,爾朱超現在還在懊惱。

然而,剛才那些聲嘶力竭的狼嚎,確實是說明了那些柔然人已經抵達了帝都附近,因為隻有柔然的那些"草原狼",才有那種可以模擬出狼嚎的軍號。那麼,他們又是如何的越過了雁門關,來到了這裏呢?

西魏帝國雁門關,位於代縣的雁門山上。"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東西兩翼,山巒起伏。山脊長城,其勢蜿蜒,東走平型關、紫荊關、倒馬關,直抵幽燕,連接瀚海;西去軒崗口、寧武關、偏頭關、至祁連山邊。如此的天下雄關,柔然人又素來不長於攻城,如若不是有人從內部作亂,柔然人這兩百餘年來,也僅僅就從正麵攻陷過一次。

"內奸?對!就是內奸!"爾朱超的腦子裏飛快的閃過了一個想法,不過隨即便被這個可怕的想法嚇的打了一個冷顫,他緊緊地抓住了手裏的馬刀,高聲傳達了背城列陣地軍令……

*************

"全軍集合,馬首向北,於爾朱超本陣東側二裏,結偃月大陣,飛字部為本陣,五軍橫列,羽字部呈兩翼,左右各分兩軍,一軍遊騎,快去傳令!"拓跋燾叫來了高洋,迅速的對他下達了軍令。

數十名背插令旗的驍騎紛紛打馬而去,他們在雨中往來穿梭,口中大聲的把拓跋燾剛才的軍令傳達了出去。

而在馬上剛下完軍令的拓跋燾,此時卻怔怔的看著帝都的城頭。

鄭王反了,這個可怕的消息幾乎讓他的心炸裂開來!自從三年前,當十八歲的拓跋林第一次在懷朔將軍府見到鄭王拓跋猗盧的時候,鄭王給他的印象一直都是鞠躬盡瘁、為國為民的。如何教他相信,那個幾乎是憑自己一人之力與爾朱榮在帝都周旋,阻止爾朱榮篡位的鄭王,那個平日裏待自己親如父子的鄭王,在一夜之間就變成了國之反賊?

所以,拓跋燾一定要來帝都,盡管他知道此行凶險萬分,但是他還是要來,他一定要親自看看這裏的情況,一定要當麵問問鄭王到底是怎麼回師。在他的心理,一直都存有這一絲的僥幸,也許,帝都發生的一切都隻不過是一次巧合而已……

可是,哪裏來的那麼多的巧合?在"草原狼"們吹起軍號的那一刹那,拓跋燾心中僅存的那一絲幻想也被這聲嚎叫撕扯得無影無蹤,鄭王拓跋猗盧,確實反了!

拓跋燾的智慧遠在爾朱超之上,所以在那聲長嚎的時間裏,他的腦子裏飛速的閃過了無數個念頭,最後,終於得出了結論:這些柔然人應該就是鄭王約來的救兵。不然的話,柔然人怎麼可能會幾乎和爾朱超同時抵達帝都?顯是雁門至帝都一線都沒有遭到過任何的阻攔,而如果要是爾朱榮裏通外國的話,那麼,以爾朱超的兵力,他根本就不需要任何外援就可以打下帝都,他何苦再找來那些本就不擅長攻堅戰的柔然人?而且,從爾朱超所部現在的慌亂表現來看,他們確實是對柔然人入關並不知情。所以說,應該是鄭王忌憚爾朱超爾朱榮兄弟手握重兵,又恐爾朱榮在拓跋中山進京之前舉事,情急之下,也便曲通柔然,放敵人入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