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臉色還有些蒼白,不過精神頭倒是很足。
聽到唐無求這麼說,這名被稱作“孔中校”的女性扶了扶自己鼻梁上的眼鏡,看向唐無求的目光裏透著一絲探究,尤其是在對方那身完全不同於其他穿著軍裝的人的製服上停留了幾秒鍾:“既然如此,那麼你就先去檢查一番機甲庫裏的機甲,查看一下它們在經過了空間跳躍運輸之後是否性能完好。”這態度,十分的公事公辦,就像是完全不知道唐無求是這艘戰艦上最大的“關係戶”一樣。
······
既然是檢查性能,那麼自然不可能看看就算。雖然不能駕駛,但是卻可以啟動機甲,將它們“喚醒”——這個舉動並不會消耗多少能源。
反正隻要不是定製機甲和專屬機甲,都不用像是騰蛇那樣通過層層檢測關卡才能啟動。
這艘戰艦除了十幾名服從者外,剩下的都是支配者,而這些支配者毫無例外都是可以駕駛機甲的體質,所以可想而知這個機甲庫裏有多少“庫存”。
不過唐無求也不是一個人工作,和他一起的還有另外十多名服從者——饒是如此,他分配到的也有二十多台。
因為他是中途“加塞兒”進來的,所以那位孔中校直接將唐無求安排到的機甲庫裏最裏麵的位置——這個位置基本上都是備用機甲,隻要沒有特別緊急的情況,基本上不會使用到。所以,就算唐無求一時疏忽錯漏了可能存在的bug也不會太打緊。
大家都有各自的任務,所以工作到手之後全都一絲不苟地埋頭苦幹,唐無求見大家都在認真工作,也啟動了【先從一維空間說起吧!點動成線,線動成麵,麵動成體。一維空間也就是一個點,無限小的一個點。也就是太極中的太字那一點。易經中說整個世界之所以為太極,它的意思就是說它是從極小然後到極大。所以就用這個太字來表示,它是一個大字和一點組成。這個點就表示的是一維空間,是一個無限小的點,可能到了沒有,也就是無的境界。零維空間沒有維度,故表示為一個奇點;一維空間是條線,可理解為“點動成線”;二維空間是個平麵,可理解為“線動成麵”;三維空間是一個立體,可理解為“麵動成體”;四維時空是在原有三維空間的基礎上增添了“時間”的概念。一維空間是怎麼升級到二維空間的一維空間就是一個點,假設它動了,它移動過的軌跡在紙上就是一條線,然後再一直移動,它是一條彎彎曲曲的,或直或彎。然後又移動到了它曾經移動過的軌跡,這就形成了交叉點。然後移動軌跡越來越多,密密麻麻,最後占滿了整個紙張。那這個紙張向四麵八方無限伸張以後就是一個假想的二維平麵新的問題又來了,一維空間的那個點之所以會移動到以前的那個位置形成交叉點,是因為它在二維空間上移動了(實際也可以直接在三維空間移動到交叉點,三維包含著二維),在自己的那個維度卻沒法出現這樣的情況,所以要形成這個交叉點,必須在高於自己的維度上形成才行,所以二維上的ab兩點要對折起來形成超越直線的最短的距離,必須要在三維的空間上或者更高維度上才能對折的。依次類推,多維空間呢?一維空間的那個點在二維空間上移動了那麼久又回到自己的位置。那它等於沒動,一個點位置與自己剛開始移動的位置重合,距離最短時,需要引入二維空間。接著,二維平麵的兩個點在三維空間對折,使點重合,與一維空間的那個點最後移動到原先自己位置道理一樣,等於位置也沒動,兩點重合,距離最短時,引入了三維空間。那三維空間要使兩個點重合,距離最短,是不是要建立在四維或者更高維度上呢?根據以上內容,實現兩點間真正意義上的最短距離,都要在兩點所基於的空間維度上引入更高維度來實現,,而實現這個技術目標,都離不開“弦”理論的研究發展,但是在未獲實驗證實之前,弦理論是屬於哲學的範疇,不能完全算是物理學。無法獲得實驗證明的原因之一是基於當今的技術研究,尚沒有人能對弦理論有足夠的了解而做出正確的預測,另一個則是高速粒子加速器還不夠強大。科學家們使用現有的和正在籌備中的新一代的高速粒子加速器試圖尋找超弦理論裏主要的超對稱性學說所預測的超粒子。但是就算是超粒子真的找到了,這仍不能算是可以證實弦理論的強力證據,因為那也隻是找到一個本來就存在於這個宇宙的粒子而已,不過這至少表示研究方向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