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溝通
有的朋友說,同在一個屋簷下生活,兩口子沒有不說話的,說話本身就是交流、溝通。平時兩個人聊的話題天南地北,可大可小,可以是國家大事,也可以是風花雪月,無論是工作大事、家中雜事,還是家庭目標、人生計劃,最重要的是,兩人談話時,應盡量避免責備對方,少說一些可能傷對方感情的話,多說一些鼓勵和稱讚的話,不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對方。
◎進行交流的行為
如果丈夫一邊吹口哨一邊洗碗,這意味著向妻子傳遞自己很快樂,並不討厭洗涮的活兒;家裏來了客人,丈夫當著客人的麵對忙碌的妻子摟摟妻子的肩頭,是丈夫以特有的方式對妻子招待客人表示感謝,同時也是在向家人炫耀自己有一個夫妻恩愛的幸福家庭;而妻子則對丈夫報以微笑,這也意味著表示自己很高興給別人帶來歡樂,即便是忙了點兒,累了點兒也沒關係,雖然這一溝通隻在瞬間完成,卻寓意深遠。如果有朋友來家做客,丈夫直呼妻名,對妻子呼來喚去,一會兒讓妻子端茶倒水,一會兒讓妻子拿煙,就像對待飯館裏的服務員,以這種方式對待妻子顯然有些不妥。
◎使用非口語溝通技巧來輔助雙方的溝通
如肢體語言,像撫摸、碰觸、擁抱等;如一同散步、一道去買東西,或忙中偷閑,喝杯茶、聊聊天等,都能起到溝通的目的。固定溝通日讓溝通固定化,即定期進行平等的夫妻對話。現在夫妻倆在單位都是忙人,孩子小,家務事多,夫妻倆忙了一天,下班還要接孩子、買菜、燒飯。忙完了,時間也不早了,人也已筋疲力盡了,連話都懶得多說。或者妻子嘮叨抱怨,丈夫感到又累又煩,三句話不投機,要麼引發一場爭吵,弄得雞飛狗跳孩子叫,要麼冷著臉好幾天互不理睬,心情壓抑煩躁,時間久了,就會大大影響夫妻感情。
心理醫生建議:每個月抽出一天,即把每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定為固定的“溝通日”。到時兩個人把所有的事都放下,把孩子送到老人家中,而後夫妻倆就騎車到一個人少的地方,比如,戀愛時常去的公園,心平氣和地交談,這時可以毫不遮掩地數落對方,可以臉紅脖子粗地痛痛快快吵上一架(反正在這兒吵架別人也聽不見)。說完吵完之後彼此都感覺輕鬆,好像卸下了包袱,好像夏天暴風雨之後的朗朗晴空。
在當今生存壓力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夫妻間的溝通交流顯得非常重要。溝通可以舒緩緊張和煩躁,減少家庭矛盾,使夫妻之間的感情升溫。夫妻間的溝通交流需要堅持、長久和習慣化。
缺乏溝通的夫妻關係更加容易出問題。要知道,夫妻之間出了問題,如果不及時加以溝通,所有的問題就會越來越複雜,所引起的後果也會越來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