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情不順利時,我們如何尋找好轉的答案呢?基本方法就是付出,有付出才有得到,否則就像書中在第一章中講到的乞丐的倒黴運,沒有付出的美夢必然破碎。我們生活在一個完全的世界中,春夏秋冬的有序更替,晴陰多雲的日常更換,自然世界的豐富多彩不僅給我們人類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保障,還為我們提供了心靈的審美愉悅。上蒼是無私的,而這個世界一定是失有付出後有收獲的,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做一個樂於付出的人呢?現在開始付出吧,它能讓你享受一場精神的盛宴。
付出與取得
世界上少有不勞而獲的事情,欲先取得,必先給予。對於想獲得成功的人來說,除了不懈地努力、不斷地付出,沒有什麼別的選擇。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哲理小故事。
一個小男孩問上帝:“1萬年對你來說有多長?”
上帝回答說:“像1分鍾。”
小男孩又問上帝說:“100萬元對你來說有多少?”
上帝回答說:“像1元。”
小男孩再問上帝說:“那你能給我100萬元嗎?”
上帝回答說:“當然可以,隻要你給我1分鍾。”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凡事皆不是舉手可得的,都需付出時間及代價。懂得這個道理,即使麵臨絕境,奇跡也可能發生。
有一個人在沙漠行走了兩天,途中遇到暴風沙。一陣狂沙吹過之後,他已經認不得正確的方向。正當快撐不住時,突然,他發現了一幢廢棄的小屋。他拖著疲 憊的身子走進了屋內。
這是一間不通風的小屋子,裏麵堆了一些枯朽的木材。他幾近絕望地走到屋角,卻意外地發現了一座抽水機。
他興奮地上前汲水,卻任憑他怎麼抽水,也抽不出半滴來。他頹然坐地,卻看見抽水機旁,有一個用軟木塞,堵住瓶口的小瓶子,瓶上貼了一張泛黃的紙條,紙條上寫著:“你必須用水灌入抽水機才能引水!不要忘了,在你離開前,請再將水裝滿!”他拔開瓶塞,發現瓶子裏,果然裝滿了水!
他的內心,此時開始交戰著……
如果自私點,隻要將瓶子裏的喝掉,他就不會渴死,就能活著走出這間屋子!
如果照紙條做,把瓶子裏唯一的水,倒入抽水機內,萬一水一去不回,他就會渴死在這地方了。到底要不要冒險?
最後,他決定把瓶子裏唯一的水,全部灌入看起來破舊不堪的抽水機裏,以顫抖的手汲水,水真的大量湧了出來!
他將水喝足後,把瓶子裝滿水,用軟木塞封好,然後在原來那張紙條後麵,再加他自己的話:“相信我,真的有用。在取得之前,要先學會付出。”
如果有一天你獲得了一個機會,選擇付出,抑或是索取,你又會如何選擇呢?
張三和李四同時遭遇到了不幸,倆人來到陰間閻羅王麵前,閻羅王看了倆人在陽間的紀錄後,對他們說:
“你們倆在陽間雖然不是什麼大善人,但也沒有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所以你們就不必下地獄受苦了,我批準你們可以轉世投胎重新做人。現在我這裏隻有兩種人,一種是索取的人,另一種是付出的人。請你們各選一個吧!”
張三是一個頭腦比較靈光的人,一聽完閻羅王的話,心裏暗想我這一輩子辛辛苦苦,都沒有享受過那種無憂無慮隻向別人索取的日子,他趕緊對閻羅王嚷道:“我先選,我先選,我要選做那個一生隻向別人索取的人。”
由於閻羅王規定他倆不能同時選一種人,李四隻能無奈地對閻羅王說:“那我隻有選擇做那付出的人了。”
閻羅王聽了他們的決定,笑了笑便在他們倆的判書上寫道:
“張三來世投胎做乞丐,因為乞丐一生不用工作,隻須向別人伸手乞討便可。李四下一輩子做富翁,因為李四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富翁後就可以向別人施舍自己的財富。”
大部分的人希望獲得,卻看不透事情的本質:富有的人才有資本去給予,無論是心靈還是財富。
善意的付出,往往打開另一扇窗
這是發生在英國的一個真實故事。有位孤獨的老人,無兒無女,又體弱多玻他決定搬到養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購買者聞訊蜂擁而至。住宅底價8萬英鎊,但人們很快就將它炒到了10萬英鎊。價錢還在不斷攀升。老人深陷在沙發裏,滿目憂鬱,是的,要不是健康情形不行,他是不會賣掉這棟陪他度過大半生的住宅的。
一個衣著樸素的青年來到老人眼前,彎下腰,低聲說:“先生,我也好想買這棟住宅,可我隻有1萬英鎊。可是,如果您把住宅賣給我,我保證會讓您依舊生活在這裏,和我一起喝茶,讀報,散步,天天都快快樂樂的——相信我,我會用整顆心來照顧您!”
老人頷首微笑,把住宅以1萬英鎊的價錢賣給了他。
完成夢想,不一定非得要冷酷地廝殺和欺詐,有時,隻要你擁有一顆愛人之心就可以了。
懷一顆善意的心,懂得付出,我們就有了一雙發現困難的雙眼和不斷強化自身的動力。因為,善意的人會關心他人生活的疾苦,看清問題的所在,當偶然的機遇來臨,他們便能看似不經意地想出解決之道。而這一些,對於冷漠的人來說根本就不可能。
世界上最早的火車隻在機車裏裝一個製動器,車廂裏是沒有的。司機必須用手去搬動手輪,不方便且效率不高。一次,一個窮苦的年輕人目睹了一起可怕的火車車禍。很多人喪命,因為製動器力量不夠,火車不能迅速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