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沒了得力幹將,我該怎麼辦?(1 / 2)

第四十八章 沒了得力幹將,我該怎麼辦?

林月走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小梅都不習慣,她已經習慣了林月當助手的日子,這能理解。後來,小梅不停地招聘新助手以代替林月,但都不稱心如意。可見林月在小梅心中的地位之重要。

不管怎麼說,林月隻是一個有力助手,接下來我要麵對的問題則比小梅難得多。我反反複複地糾結著一個問題,如果小梅婚後離開義烏定居澳大利亞,那我就不是少了個助手這般簡單了,簡直就是少了半邊大腦外加一條胳膊。這些年來,小梅對我對整個企業來說,那作用之大是無需置疑也是無可替代的。但我又不能開口勸說小梅留在義烏,不要定居澳大利亞,這是小梅一生的幸福,作為兄長,我隻能祝福她而不是破壞她今後的幸福。自從小梅與 W的關係確認之後,我長時間地思考沒有小梅的日子,企業的模式與走勢要怎樣改變的問題。這個問題十分現實十分之重要,無法回避!我更不知道如何開口與小梅談及這個問題,總在想一個合理的方式與方法。當然,在與小梅談之前我得準備好一個方案來征求小梅的意見,同樣,這個方案也很難。

在義烏遍地都是外貿公司或是外貿 SOHO,這些人中不乏單幹者,自己是老板又是員工;有的是夫妻雙幹;還有的是家人合幹。他們一開始都是在某個外貿公司或是某個企業中從事外貿工作,時機成熟後就出來單飛了。單飛後就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擺在原公司麵前,那就是客戶的流失。這些客戶中可能不是公司客戶群中數一數二的大客戶,可能就是一些中小型客戶,但對公司而言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失。

直白地講,公司花錢搭建了外貿平台,又花錢培養員工尋找客戶,到後來,員工帶走了成熟客戶。用句《三國》中的台詞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之事。仿佛這就是一種宿命在更替,誰也逃脫不了。

我深知這點,所以我糾結沒有小梅在的日子後我的外貿這攤子如何處置?是撤還是留?如果留該交給誰來打理?我自己已經是根本沒有這個時間也沒有這個能力了。現在的業務量與業務知識已經不是我以前那麼簡單了,客人多又雜,介入的行業又多。

利用回家過年閑暇的日子,我當著母親的麵和小梅聊起了她婚後之事。小梅起先並沒有理解我的意思,她說:“哥,雖說錢是我們兩個人一起掙的,但我不會帶走的,我以前支持你,今後也會一直支持你,錢就算 30%的股份好了。”

我解釋說:“小梅,哥擔心的不是這個事,而是你走後我怎麼辦?準確地說是外貿那攤子的事怎麼辦?”小梅說:“哥,這個你不用擔心,我早替你想好了,所以我一直在給你物色合適的人選,隻可惜林月不在了,要不她是第一人選。”

我聽了小梅的話後誤以為小梅還沒有聽懂我的意思,所以我把義烏公司與外貿員的關係詳細地分析給她聽。小梅聽到一半就沒讓我繼續說下去了,小梅說:“哥,你說的這些以前都說過 N次了,我懂,你聽我把話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