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1 / 3)

我明日去鎮上看看罷……”

臨清點頭,“午後便去吧,我與你一道。”

沈絮又是一驚,“這樣急?”他可不想再出門受凍了。

“家裏缺了很多東西,”臨清看他一眼,“你夜裏睡覺不是嫌冷麼?”

沈絮想到早上抱著臨清的那一出,臉微紅,“好吧。”

臨清又道:“碗筷亦是向鄰居借的,總不能一直不還。”

沈絮詫異,他還奇怪臨清是從哪裏變出的碗筷,原是借來的。又詫異,昨日何時借的,自己怎麼不知?

一時對這小公子充滿了敬意,好似對方是個百寶箱,要什麼就能弄到什麼。

臨清被他盯得臉皮發燙,起身去灶房下了兩碗麵,沈絮接了,小聲道:“又是麵啊……”抬頭一見臨清似要發怒,忙道:“也無妨,無妨。”

臨清再不理他,背過身去就著委屈將麵囫圇入腹。

昨日初到此處,家裏半粒米都無,銀兩又攥在沈絮手裏,他拉不下臉要回,磨破了嘴皮才讓鄰居賒了一把麵,又是洗鍋又是生火,忙得灰頭土臉才將灶間整出個樣子,孰料這人還怨言相對,臨清氣得眼睛都紅了。

從前彈琴調弦的日子,他也是十指不沾陽春水,不知道多寶貝這雙手,如今為了這廂榆木腦殼,指甲都藏了灰,那油垢粘在指尖,怎麼也洗不掉,苦心為他做一頓吃食,得不到一句感激就罷了,還嫌式樣單一,臨清真恨不得收了那碗,半根麵條也不要與他吃了去。

沈絮不知他心中曲折,猶自挑著麵條慢悠悠唆著,清湯寡水的,雖不可口,但勝在飽腹。他也沒再抱怨,悠哉悠哉吃完自己那碗,一抬眼,臨清不知何時已經離席。

忍不住又感慨一番,這小倌兒陰晴不定,吃得慢一點,竟不等自己,真是不知禮數。

又想到自己還欠人三兩銀子,不由長歎一聲,這債何時能還完啊……

還完之後,自己又作何打算……

想來想去,結果沒得到,反而把自己想困了,倚著炭火,昏昏欲睡。

朦朧之間,嘴裏碎碎念,堂兄你可真是害人不淺啊……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三章

美夢還沒開場,沈絮就被臨清無情地叫醒,兩人出了門,一前一後往鎮裏去。

諭旨有令,沈氏族人三代以內不得入城,不得入仕,不得入寺,實乃三不入。一幹族人樹倒猢猻散,擔了罪的入了牢獄,旁係則一盤散沙,平日走得近的便結伴回某個家眷的老家安生,像沈絮這樣父母雙亡又無娶妻小妾跑個精光平日又獨來獨往的,自然隻得流落到鄉野之間自謀生路。

好在有臨清,不然沈絮真打算做個乞丐,討得一口吃一口,討不到就餓死算了。

這想法沒告訴過臨清,不然又得遭一頓教訓。

不得入城,便隻好去鎮裏采辦些家用。

為了省些花費,兩人隻能依賴一雙腿步行前往。起先是房東帶著他們來看房,七繞八繞到了這村裏,兩人光顧著聽房東海吹,誰也沒記路,如今要順著來路返去鎮上,兩人都有些傻眼。田間縱橫交錯的小路猶如密匝的蛛網,完全看不出個頭緒來。

大眼對小眼。

“這條。”沈絮道。

“這條。”臨清指著另一條。

“不,這條有個坑,來的時候我跌了一跤的。”

“你分明是在剛出鎮時跌的,莫誆我。”

沈絮搖頭,“不不,就是這條,我有印象。我長你十歲,聽我的罷。”

“虛長年歲不長腦,你指的那條分明是通向下遊河道的。”

“你怎知這條是通往河道,你又未走過。”

“這路曲折向下,周圍具為凍土,唯此一條泥土鬆軟,可知常年有人經過此路去下遊浣衣,帶回的水將小路打濕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