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卻是頓在了那裏。
“四月一訪,三關連審,二人對質,一年複查......”
沈瑜林道:“雖三品以下官員多如過江之卿,但還是輕率不得,監舉本意在於震懾,下位官員即上級位畢竟是少數......”
杜若晴神色愈發慎重,道:“如此,也可震懾下位官員?”
沈瑜林點頭,又道:“監舉之事有利有弊,震懾官員的同時也會造成人心浮動,所以須得慎之又慎。”
杜若晴眉頭微鬆,看著沈瑜林清澈的鳳眼,道:“上回聖諭裏,統籌地方之法也是你的主意?”
沈瑜林含笑道:“匿名監舉製?”
杜若晴已猜到了,他低歎一聲,道:“瑜林天縱之資,是若晴短視了。”
沈瑜林笑道:“不過是些歪門邪道的路子,登不得大雅之堂,瑜林日後還需杜兄多多提攜才是。”
他知道杜若晴此人性情極傲,若非有真才實學他是看不上眼的,而待歸了京,他又成了他下屬,再多表現也未免刻意,如今同他相交,正當時。
作者有話要說:最近卡文啊啊啊啊啊啊啊,沒有評就沒有動力了啊,嗚嗚嗚嗚嗚嗚,從前回評回到手軟的日子啊你在哪裏。。。。。。
☆、第44章
從杜若晴院中出來時已是月朗星稀,錦繡在前頭打著燈籠,沈瑜林閉了閉眼,有夜風拂過,帶起他額角碎發。
如今天一日日地涼了,算算日子,北夷戰事也快起了,好在監舉司已得了明諭,不會被擱置。
夷戰三年,他並未想過要摻合什麼,文就是文,武就是武。他前世初掌權位時,狄族亂起,江南瘟疫,前線連陷四關,不得已出了一記狠策......後來狄滅,卻直到逝世,還有言官斥他如虎毒。
如今他年紀尚小,三年勤政,也夠混出些資曆。
聖武之治雖為盛世典範,卻也不是沒有錯處,重來一世,若能彌補這千古微瑕,也算不負此生罷。
楊府的院子自是不如禦史府的精致,也不如他的梧桐院舒適,好在隻是住上一晚。沈瑜林自撚了燈,屋中立時一亮。
爐裏的雲寒香燃了小半,卻不見滿廷人影,錦繡笑道:“他去喂貓了,公子不知道,這些天滿廷可是拿那貓當祖宗似的養著。”
他這麼一說,沈瑜林便想起了那隻撓過他的小野貓,不由笑道:“那貓靈氣,也難怪。”
錦繡輕哼道:“公子若現在見了,才不會覺得靈氣呢!”
他說著,比出一個腦袋大的圓,道:“那貓如今肥得藥箱都團不下了,這幾日滿廷一直琢磨著換個大些的......還要透光,透氣,昨天他差點扯了糊窗的緞子去糊他那寶貝藥箱......”
沈瑜林聽得好笑,沒說什麼。
次日啟程,車行半月,也便回了京城。
迎歸諸事繁雜,且略去不題。
穿過回廊便是沈府正堂,四處擺設裝飾雖幾月不見,卻猶似昨日一般。
沈襄看著清減了些,眸子卻極亮,他親手為沈瑜林解了披風,欣慰道:“倒是師父小瞧你了,江南一行,竟鬧出這麼大動靜來。”
沈瑜林笑道:“初時隻是個糙略的主意,後來因得王爺重視,漸漸有了框架罷了。”
沈襄點頭,複又歎道:“隻是這回徒兒也算一步登天,不知有多少人盯著......罷了,同你說這些做什麼......”
他說著,含笑拍了拍沈瑜林的肩,道:“你隻記著於公務上莫要懈怠便是,旁的自有師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