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子弟學校大院裏擠滿了難民,仍有難民從大門口湧進來。
席棚下,一排長灶台上放著三口大鐵鍋,俞寶瑩和幾個女工正在一口大鐵鍋前為難民們打飯。周之明雜貨鋪的老店員在燒火。
嶽大方、項光都戴著紅袖章在維持秩序。紅袖章上寫著三個紅字:護廠隊。
一口鍋裏的大米粥打完了。
俞寶瑩:“這一鍋完了,請大家到那邊排隊吧。”
嶽大方:“不要擠,不要擠。”
項光:“請大家等一等,這一鍋馬上就好了。”
鍾修齊、姚開平、杜德富從校長室出來,一起走到做飯的大鍋前,鍾修齊將一根筷子插到鍋裏的大米粥中。筷子立在鍋中。
鍾修齊滿意地點點頭。
一個拉著小男孩的老頭說:“先給我舀點吧。孩子快餓死了。”
鍾修齊:“老鄉親,再等等,等粥涼涼。”
老頭:“老爺,你們就兌點涼水吧。我們一天都沒吃飯了。”
一些難民也跟著說:“舀半碗,我們兌點涼水喝。”
鍾修齊:“這個、這個,給剛來的難民舀半碗,讓他們兌些涼開水先吃吧。各位難友們——大家聽著,粥中能立筷,是我們鍾家飯的標準。哪頓飯立不住筷,大家到鍾公館跟我說。”
嶽大方和俞寶瑩等給剛到的難民們舀飯。
鍾修齊向杜德富、姚開平示示眼色,三個人又回到房間坐下說話。
鍾修齊:“這個、這個,德富,家裏的米還能支撐多長時間。”
杜德富:“按現在這用量,還能支持半個月。”
鍾修齊看著難民們從學校大門源源不斷地湧入,憂心忡忡地說:“這個、這個、這個仗打到什麼時候還不好說。難民隻怕越來越多。”
杜德富:“外邊的人都想往租界裏來,進來就不走了。虞老板雇了輪船送他的寧波同鄉回鄉。一些人回去了,一些人怕回去後日本人占了寧波還要逃難,怎麼勸也不走。我們這裏也有一些寧波人,昨天,虞洽卿老板派人來叫他們坐船回老家,隻有三個人跟著走了。”
鍾修齊:“是啊,這是個難事,可是這樣下去也不行的。你明天早上就在大門外貼出告示,這個難民點隻能再維持半個月,半個月後就關門。”
姚開平:“我想從難民中招一些工人,再建一個紡紗車間,一個織布車間。我估計,隨著戰事擴大,租界的人口還會大量增加。人除了吃飯,總還要穿衣吧。”
鍾修齊:“這個、這個,你和我想到一起去了。扈顯揚老板死了以後,大家十分氣憤,機器五金行業的遷廠工作不僅沒有停,還加快了。我去找找那些遷廠的人家,再租幾座舊廠房。你找費沃德幫忙再訂購一些織布機,織絲機,將我們生產線的棉紗、絲線都加工成棉布綢緞。訂德國的織布機。”
姚開平:“我考慮一邊訂購機器,一邊招工培訓。織布車間先招一百二十個女工,織絲車間要招一百三十個女工。輔料搬運機械維修還要招三十個男工。”
鍾修齊:“現在招工太好招了。可是你想過沒有,這些鄉下人都是拖家帶口,這些人給他們工資低了,他們維持不了一家人吃飯租房。給他們工資高了,我們產品的成本就要提高。這個、這個,我的想法是就著廠子圍牆在外邊蓋房,竹片糊泥成牆,頂上蓋席子油布。這個事現在就辦。招工告示上寫道,單身工友,不管男女,四個人一間,每月房租從工資裏扣,具體扣多少,你們看著辦。有家室的,三口人以下,單獨分給一間簡易房。四口人以上的,分給兩間。噢,房子上邊都要有煙囪。竹竿牆裏邊的泥沙要抹厚些。抹上厚厚一層泥沙防火。房子跟前要有水龍頭。這種房子最怕火,事先就要注意防火。還有,十間房子中間要三間廁所,兩間女的,一間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