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節(3 / 3)

“朕大去後,改‘則天大聖皇帝’為‘則天大聖皇後’,以皇後之禮葬入乾陵。”

“朕大去後,望新皇勵精圖治,明辨是非,莫讓江山毀於奸佞之手。”

四周響起低低的啜泣聲,武則天急促地喘熄幾口,雙目漸漸失去光彩,隻混沌地望著床頂,太平淚斷如珠,卻倔強地咬緊紅唇。上官婉兒執筆靜候,時光漸漸流逝,飽滿的墨水從筆尖滴落,在絹帛上暈染開來。

“朕大去後……”武則天艱難地張合唇瓣,嗓音像是被車輪碾過般破碎,以微不可聞的聲調道:“擢太平公主為皇太女……立為儲君,其次女……次女薛珂,封長安郡主……”

來不及驚愕,來不及消化這個宛如霹靂炸響的消息,武則天眼中的最後一絲光彩傾覆,緩緩閉上眸子。

我看到武則天枯瘦的雙手漸漸從太平手中滑下,太平從震驚中回過神,忙抓住母親無力的雙掌,將武則天的手掌緊緊貼於自己的兩頰,她顫唞著背脊,喉嚨裏發出嘶啞而壓抑的哀鳴。

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接觸親人的離世,我恍惚,回過神來時隻覺臉上濕冷一片,用手一抹,滿掌淚漬。

神龍元年正月,叱吒風雲、風臨天下的至尊紅顏隕落,則天大聖皇帝武曌,駕崩。

滿城素縞,天下大慟。

守靈,封棺,下葬,入陵。整個漫長的過程,太平公主沒有再掉過一顆眼淚,她總是神色清冷的,清冷中又帶著幾分堅毅和沉著,就像是經曆再一次的脫變,堅忍得能扛起整片天。

薛紹的死,讓她從一個醉心甜蜜的女人蛻變成一個不擇手段的政治家。武曌的死,又讓她從一個生澀的政治家蛻變成一個光芒萬丈的領導者。

皇太女,立女人為儲君,這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榮耀。

入陵時,天色陰沉,我一身縞素跟在人群中,四周低泣不斷,但哭得最誇張莫過於韋後。

曾光鮮照人、風華萬千的韋後此時白衣素麵,形容枯槁,手握著帕子哭得肝腸寸斷,柳軀嬌弱無力,要靠宮女的攙扶才能勉強站立,真是做足了孝女的派頭。

和韋後一比,一聲不吭的太平公主未免顯得太過薄情。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人們永遠相信眼淚、同情弱者,卻一葉障目看不到真相。

因為武曌的駕崩,天下戴孝,上官婉兒以此婉拒了李顯的冊封,推遲了李隆基的提親,而武舉進士的遊園宴也因此延遲數月,安排在陽春四月,與文舉進士一同舉行。

達官顯貴們通常會以結親的形式拉攏文武進士,以鞏固自己在朝廷的勢力,因此曆屆遊園會時,王公貴胄家的未婚適齡小姐,都會打扮得光鮮亮麗前來赴宴,若是月老垂青,興許就能造就一段於雙方都有利的美好姻緣。

更何況這一次還是文武進士同台出現,燕瘦環肥的鶯鶯燕燕都快將園子擠破了。空氣中漂浮著脂粉氣,我環視了一眼四周豆蔻青春的唐裝美人,隻覺得那些競相攀比的精美妝容令人審美疲勞。

我換了身繡金的黃襦蔥裙,裙裾上描繪著精美的暗紋團花,長發綰成雙刀髻,插了兩支翡翠笄。這身裝束還是太平和婉兒強製我換上的,約莫是有意幫我在宴會上挑個如意郎君,直弄得我尷尬萬分。

宴會上無非是才子行酒令賦詩,武夫展示刀劍拳法之類的節目,四周的少女們看得暈紅了臉,連聲嬌喝拍手,我卻覺得索然無味,注意力全集中在美味佳肴上。

對了,有道菜做得極好,叫什麼翡翠魚唇,滑溜溜的入口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