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法出版物。如此上百萬碼洋的一非法出版物危害中、小學生,當然是“全國大案”,於是全國“掃黃”辦責成A省“掃黃”辦立案查處。而此刻A省“掃黃”辦的副主任鄭東正和任銘書乘同一架飛機去法蘭克福,任總編仍然沉浸在銀色的夢幻之中。
至於以精叫能幹的李一帆先生和楚楚動人的艾莉莉小姐領銜的音像部更是自由。李一帆到H省之前究竟是幹什麼的,誰也不清楚。隻知此公出手闊綽,為人豪爽,性格風流。李先生與艾女士肯定不是夫婦,而又形同夫婦,李一帆像主人,艾莉莉則有點臣妾的意味。兩人的年齡說不清楚,東北豪客略嫌老相,江南淑女則更顯年輕。如此長相方麵的差異,倒也使他們顯得有點郎才女貌。好在中心隻管收錢,其餘所謂“登記表”是他們自己填了交來的。
總之,真真假假,使人揣摸不透。
艾莉莉女士氣質高貴,風度矜持。任銘書幾次言語**,以自己嫻熟的“性學”知識企圖點明艾女士心中的靈犀。他結交一般女性的“情愛藝術三步曲”用在艾女士身上就有點失靈。首先,談文學、藝術,諸如音樂、美術之類則重於人體藝術巾的人體美;其次談哲學,主要涉及哲學和藝術家婚姻不幸的問題,以尋求女性理解;關係密切後,再求肌膚之親,以達**之歡。然而,這類小試探均被她不失禮貌地加以回避,一副凜然不可侵犯的大家淑女風範,使任銘書常常心猿意馬而又不敢輕舉妄動。這中間除了自己年齡偏大外,當巾夾著一個風流侗儻的李一帆。李一帆似乎對艾女士並不十分留意。艾女士對李一帆卻一廂情願,屬剃頭挑子一頭熱。一帆先生常常獨來獨往,出入歌舞廳、美容院,似乎與艾女士的關係也是不即不離、不冷不熱的樣子。
18
任銘書原本也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夫人是出身書香門弟的大家閨秀。兩人中學、大學一直同窗共讀,大學時他在中文係,她在哲學係,後來共同留校任教,喜結連理,是學校教職工巾所稱道的“才子佳人”型理想婚姻。
婚後他們的家庭生活一直和睦,充滿溫馨。作為深受傳統思想影響的女性,夫人深明大義,懂得“男主外,女主內”的道理,家務事上從不讓老任操心。久而久之,在學業上自然比任銘書差了一大截。任銘書“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對於柴米油鹽、燒烹洗煮一類瑣事自是不聞不問,隻是吃飽了,一日三餐,不是課堂、圖書館便是書房,夫人竟也毫無怨言,小日子過得和和美美,兩人相安無事。他們生有一子,孺子可教,從小學到大學未費什麼心思,直至6年前通過托福考試去了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後的電子計算機專業,是世界電腦大王比爾.蓋茨公司的高級職員,是少數學有所成的亞裔學者,現在美國定居。
按照夫人的說法,她的青春年華大部分獻給了任教授,而任銘書婚後很長一段時間都陶醉於“紅袖添香夜讀書”的詩意般境界,結果青年出道,中年有成,及至老年在學術界有了一定的地位。
隨著歲月的流逝,夫人的黑發變白,苗條玲瓏的身段也開始發福,皮膚失去了青年女性的亮澤,變得粗糙起來。總之,年輕時的魅力不再,中年時的風韻不存,開始走向老年時的成熟。更年期的到來,使夫人變得有點嘮嘮叨叨,性格也開始浮躁,好激動,有點喜怒無常。而任銘書卻正好到了一個有魅力的男人的成熟期,身材魁梧,紅光滿麵,儀表堂堂,加上談吐幽默,學識廣博,頗得不諳世事之年輕女性的青睞。對這一點夫人開始防範、憂慮,於是夫婦問的生活就有點不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