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政治舞台了,由他的後任來實施了。此時的譚仲平儼然就是譚冠“人才”戰略的得益者,他順理成章地成了碩士研究生。

第三十五章(2)

第三十五章(2)

這位碩士研究生這幾天東遊西蕩地無所事事。閑著無聊,他幫著一些書商跑跑腿打通打通出版廳的關節,比如資助書商和出版社的家賊們“買幾個書號”,弄些暢銷的教學輔導書,幫著到出版廳辦辦出入省準印證等等。憑他譚二公子的身份常常也是無往而不勝的,他當然在其中也所獲不菲,所以也樂此不疲。收入多了,就想著弄一輛自己的車子開一開,幾周以來他一直在學習開汽車,憑著“鐵哥兒們”的關係,不僅學會了開汽車,而且未經考試竟也弄到了駕駛執照,這幾天正在琢磨著自己得買一輛桑塔納開開。隻是手頭緊了一點,除了過去在出版社混來的錢以外,還缺個幾萬元錢。

他鬼使神差地推開了奶奶的房門。

譚仲平站在門口看著梅韻貞懷抱著那塊冰冷的石頭在呆呆出神,一邊看一邊撫摸,一邊流淚,嘴裏還喃喃自語地不知在嘀咕著什麼。他輕手輕腳地突然出現在她麵前,輕輕地叫了一聲“奶奶”。

梅韻貞渾身一哆嗦,從恍然的夢境中醒了過來。她慈祥地笑著責怪道:“仲平,是你把我嚇了一跳。”

譚仲平是梅韻貞最鍾愛的孫子。這不僅僅因為他長得太像他的爺爺譚儒文,而且他不像譚伯平那樣隻顧賺錢而不注意自身素質的提高。老大不愛學習,靠譚冠的關係,混了個函授黨校研究生的文憑,其實並沒很好去學習。這譚仲平可是正經八百的師範法律係研究生。譚伯平講起話來粗俗不堪,直來直去,對遠在台灣的老爺子尤其不尊重,張口閉口那個“死老頭子”,和他的爸爸一個樣,對譚儒文的存在孰視無睹,對他在台灣另尋家室頗有微詞,這是梅韻貞所不能容忍的。這譚仲平不同,他善解人意,對譚儒文抗戰時期的光輝業績尤其崇拜,在老奶奶麵前簡直把個老爺子吹成是中國的“巴頓將軍”,一心想見一見老頭子。他把梅韻貞精心保留的《中央日報》複印後認真整理剪貼起來,做了一本資料,上書《抗日名將譚儒文》,把個梅老太太看得眉開眼笑。他對奶奶寫的舊體詩詞佩服得五體投地,反正他見了梅韻貞盡揀著好話說,說得梅韻貞心花怒放,對這個孫子自然另眼看待。

此刻,梅韻貞看到高大壯實的譚仲平站在她麵前,簡直就是年輕的譚儒文的風度,嗯,氣質、模樣都像他爺爺呢。她心中暗暗想。

這譚仲平正在反複仔細地閱讀著爺爺的來信。他盡管有點看不懂,但仍然裝成很理解的樣子說:“寫得好。寫得好,我爸寫不出這種信和這種詩。他寫的詩就像是順口溜,你看他寫在《出版簡報)上的什麼狗屁詩‘東風勁吹紅旗飄,出版形勢無限好。十大戰略顯神威,人才戰略不可少……’全他**的扯蛋,還說是什麼七律詩呢。奶奶你怎麼不好好教教他,他還美得不輕出了一本什麼詩集。這集子簡直是活丟人,還拿去到處送人,不講平仄,不講對仗,

還叫什麼七律”

奶奶寬厚地笑著說:“這不能怪他,那個時代就時興這種詩嘛,

你不能苛求於他的。”

“奶奶,好了,咱們不談詩了。聽說爺爺過去是中將,在古都還有一幢將軍樓呢,是嗎”譚仲平裝作好奇地問。

“是啊!那時你爺爺在古都市可威風呢,有兩部小車一部配發的是奧斯汀,一部別人送的白色斯蒂倍克。他隻要一出門,奧斯汀兩邊踏板上就站著兩個別著盒子炮的馬弁。我們家那時還有一幢帶花園的洋房,林木蔥鬱。繁花雜樹,可幽靜呢。但這都是過去的事了,還提他幹嘛。”老太太長歎一聲,往事不堪回首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