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夏渺渺的簽證沒法申請展會展台,所以所有的文件必須由公司所有人俞嘉簽署,然後以新世紀公司的名義去申請。
就像之前所說的那樣,夏渺渺是通過kim阿姨拿貨,所以成本非常之高。隨著業務擴展,夏渺渺和俞嘉商量後,決定親自回國去進貨。
俞嘉來自於浙江,他父母的工廠雖然不生產這些小玩意,但是他們人脈廣泛,幾經周轉倒也給他們聯係上了一家。
這事兒本來說好是俞嘉回國解決,但是,臨走前一天又出幺蛾子,他父親的銷售在歐洲出了一點問題,急需他幫忙解決。既然俞老板走不開,就隻有夏渺渺自己跑去國內找廠家聯係,可是,歐洲的展會銷售就全靠她頂著,要是她也走,那無疑就是一盤散沙。
於是,這事情一拖再拖。
半年後,夏渺渺在家結算盈餘,刨去所有的開銷和成本,他們一共賺了七萬。按照三一分,夏渺渺拿到兩萬多的紅利,再加上展會做的,有三萬。6個月賺到三萬,平均一個月賺五千多歐元,折合人民幣4萬多,比起以前天天摳門數錢的日子,不知要好過了多少。
可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一個月既然能賺到五千歐元,就想賺一萬歐元,賺到一萬,就想賺兩萬。
所以夏渺渺思慮了一下,覺得這進貨的渠道還是得改變。她粗略的估算一下,現在從kim阿姨這邊拿貨,是20歐元一個,但是從國內拿貨,隻要5歐元。不過,唯一的缺點是要自己去包集裝箱海運來德國,另外還有入關關稅和倉庫管理的支出。無論是包集裝箱,還是清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就算加上這些費用,成本也隻有12歐元,每賣出去一個就可以多賺8歐元,這意味著什麼?
現在他們不是沒路,找不到廠家,而是沒人去做這事。於是,夏渺渺硬著頭皮,隻能親力親為。
她和俞嘉商討了一下,重新分配利潤。俞嘉仍然占大頭,拿55%的分紅,夏渺渺拿35%,剩下的10%給宣姐。
這麼處理,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在這一塊上,俞嘉除了掏錢,基本什麼活都不幹。現在夏渺渺又要去國內和廠家聯係,在歐洲跑展會的事情,勢必要全權交給宣姐。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夏渺渺和宣姐倒不是有多說的來,但經過一起奮鬥一年多,彼此之間也建立了一些戰友情。夏渺渺不想她跳槽,所以才想出了這個分紅的法子。
令人欣慰的是,宣姐也擔得起她這份信任,替她帶隊跑銷售,將手中的展會打理得井條有序。
夏渺渺處理完手頭的事後,立馬飛去了中國,幸好,她家在上海,而廠家在浙江義烏那一塊,坐火車過去也沒多長時間。
夏渺渺在當地找了一家小賓館入住,說實在的,從小到大還是第一次獨自去外地。在出國前,她爸媽怕女兒被人販子拐走,連去杭州找叔叔都不放,沒想到現在一個人出來跑業務,真是事事難預料啊!
夏渺渺按照俞嘉給的名片,打電話給廠家,結果那個名片上的那個人沒聯係上,前台就將電話轉去了廠家的銷售部。
銷售一聽她的業務量這麼小,理都不理她,找出各種借口搪塞一陣,然後就掛了。在德國的時候,是俞嘉聯係的廠家,那時候一切都說的好好的,誰知道突然到了那邊就變卦。
夏渺渺不知所措,隻能回頭求助俞嘉,俞嘉老神在在地道,“你先別急,我處理完手頭的事,就打個電話去問問情況。”
結果這一等,就等了4個多小時,從下午4點一直等到晚上9點,俞嘉的電話才進來。
夏渺渺沉不住氣的問,“怎麼樣?”
俞嘉的聲音有些沉重,“廠長雙規被抓了。”
夏渺渺的腦袋嗡的一聲被炸開,開什麼玩笑,早不抓晚不抓,就是她來談生意的時候抓了。
她問,“那怎麼辦?”
俞嘉道,“再聯係其他廠家。”
這句話說的容易,廠家生產一個產品,需要開模子,如果批發的量大,成本才會降低,哪個廠子都願意。而他們一年才賣五六千個按摩器的小零售商,誰肯花大成本接這筆生意。如果成本高了,那夏渺渺還不如在kim那邊拿貨。
俞嘉本來說好的這個廠家,和俞嘉的父親有生意上的往來,為了討好俞家的人,所以才肯接這筆賠錢生意。現在廠長被抓了,合同又沒來得及簽訂,基本是黃了。
掛斷電話後,夏渺渺很快從六神無主的狀態中恢複過來,她爬下床,打開筆記本電腦,開始搜索工廠。
但中國的公司,和德國還是有些區別的,在德國基本一搜穀歌,生產商的資料、網站、聯係方式就出來了,一目了然。而國內,很多小工廠都沒有網頁,搜索引擎也搜不出到。夏渺渺忙了一個小時就結束了工作,她頹廢地躺回床上,望著天花板唉聲歎氣。
剛回國內,時差還沒倒回來,所以一沾枕頭,她就睡著了。
第二天一清早6點,被俞嘉的電話吵醒。
俞嘉在電話那頭道,“我又替你找了一家廠家。不過在山溝溝裏,你得自己找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