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東南沁源縣城一帶,有個無人不知的好漢,姓吳名貴,為人剛直,一貫幫助窮苦人民,地方上的人都很擁護他;隻是性情暴躁,說話聲音粗重,因此替他取了一個小名,叫他“洋鐵桶”。
提起此人,他有一門絕頂本領,從小跟他老子在山上打獵,練得一手好槍,說來真是叫人敬佩,空中飛鳥,隻聽他的槍響,早就落地了。自從1938年日本鬼子打到這裏,燒殺一空,眼看無法生活,他就一個人跑到外鄉去了,流落了一年,聽說八路軍的兵馬來到他們縣上,成立民兵保衛地方,他便拍著胸脯說:“我是沁源人,我為什麼不回去打日本!”第二天他就回來奔到八路軍要求當兵;八路軍看他是一名好漢,槍法高強,就給了他一支好槍,還要他當了民兵小隊的小隊長,跟著八路軍在沁源一帶打仗,打得日本鬼子坐臥不安。
這一天,剛吃過早飯,八路軍和洋鐵桶的民兵都上了山頭,正準備去打新牆的碉堡。忽然一個老百姓從後麵跑來,滿頭大汗,大聲喊道:“喂!你們走哪裏去呀?”隻見那人搶上一步打了個招呼說:
“快救救我們吧!鬼子兵出城來搶糧食了,上午在中莊,後晌就到馬家溝。人都說快叫八路軍來,把這些狗日的擋住,收拾他們……”八路軍的隊長連忙說:“對,派我們的洋鐵桶民兵小隊去,另外派我們的宋排長去指揮。”站在旁邊的洋鐵桶聽了,大喊了一聲:“報告!”他說:“隊長!你們都去打新牆碉堡吧,咱們這幾個月跟隨你們打日本,大小戰場也上過不少呀,這回讓我們單獨去打吧,保險捉幾個活的回來。”下麵的民兵們也嚷著說:“讓我們去,讓我們去打一回美美的。”隊長看見大家都這麼要求,就說:“好吧,由洋鐵桶指揮,你們都聽他的話呀。”洋鐵桶聽了,高興得把腰上皮帶一勒,轉過頭來便吩咐弟兄們拾掇槍彈,趕快到三岔口去埋伏,鬼子來了聽命令才打槍。大家一聽精神百倍,像一陣大風,直奔三岔口去了。
三岔口是從中莊到馬家溝的大路,有一條四丈寬的小河,叫母豬河,河水不深,來往行人都踩水過河,洋鐵桶的民兵就都埋伏在這河的對麵山腰等著。一直等到快正午時分,太陽像一盆火似的頂在頭上,又渴又餓,大家等了這麼久不見敵人來,以為不來了,連洋鐵桶也以為搶糧的敵人折回去了,有的就抱著槍打起瞌睡來。正在這時候,洋鐵桶聽見有人叫馬嘶的聲音,連忙睜大眼睛一看,嗨,三十多個鬼子帶著八個騾子都到了母豬河邊,天氣好熱,牲口喝水,人也喝水,不喝水的也想洗個臉涼爽涼爽,真是鬧成一團。好個機會,洋鐵桶也來不及下命令了,把槍一端,隻聽見叭的一聲,把一個掛指揮刀的鬼子軍官打翻了;弟兄們猛地聽見了洋鐵桶的槍聲,一時振作,二十幾條槍也全開火,一排子彈過去,打得鬼子無頭無腦,一下就死了好幾個。等到洋鐵桶他們第二次開槍瞄準,哎嗨,河裏一個鬼子也不見,隻剩五個騾子豎著耳朵在亂跳亂奔,人到哪裏去了呀?全給打死了?大家正在猜摸不定,把槍放下停了一陣,才見河麵上突然露出一個頭來,氣得洋鐵桶叭的一槍,罵著說:“躲得好,你給我一輩子躲在河裏。”槍一響,嚇得那個鬼子腦袋早就縮回去了,像是烏龜腦袋一樣,河麵上一會兒露出來個腦袋,一會兒又不見了,民兵們看了哈哈大笑。這時一個鬼子剛露出一點兒頭,眼睛還沒睜開咧,洋鐵桶一槍就把他半個腦袋削掉了。
這一場惡戰,打得鬼子隻恨他爹娘沒有給他生下一個劃水的鴨子腳,隻能趴在河水裏,憋住氣受罪,支不住了想露出頭換口氣咧,民兵瞄準了又是一槍,打得鬼子就沒有逃走一個,打的打死,淹的淹死,隻剩下兩三個活的還在水裏趴著。洋鐵桶笑嘻嘻地喊著說:“快呀!快下河裏去捉活王八呀!”大家真是興高采烈,心想這回總算替沁源人民報了一次血海深仇,都奔下山去捉活的。剛下得山來,隻聽見洋鐵桶叫了一聲不好,大路上卷起一陣灰塵,還不見人,早就有雨一般的子彈飛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