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蛇打三寸,必須一擊即中,否則很可能被反咬一口。萬一雲致遠破釜沉舟,不顧他兩個兒子的死活,直接起兵造反……”皇上心中仍有顧慮,所以遲遲不敢做出決定。
顧太傅在心中歎息一聲,皇上就是缺少上位者的魄力。
當年他就察覺到,皇上的性格優柔寡斷,做事瞻前顧後,心不夠狠,手段也不夠強硬,不適合成為一國之君。即便勉強登上皇位,他連自己的臣子都掌控不了,更別說掌控整個天下了。
隻是,太後就這麼一個兒子,如果不扶持他上位,顧家的外戚地位必然會動搖。為了顧家全族的榮耀,為了整個家族的利益,顧佑忠不得不盡心培養當初的太子,親手將他扶上了皇位。
可惜,自從登上皇位之後,皇上越發聽不進勸告,處事也越發的偏頗起來。他一心想做個聖明之君,想要在史書上留下千古美名。可是,他卻忘記了,真正的史冊都是勝利者編寫的。
最重要的是,皇上一心想要千古留名,可他卻沒有開疆擴土的魄力,更沒有什麼治國的良策,所以他隻能在其他方麵想辦法。於是,他想到了收攏權利,中央集權,做出一點能被人傳誦的“政績”。
顧太傅猜想:眼高手低,說的大概就是當今皇上這樣的人。
皇上大概覺得這天下都是他的,所以,他收攏全力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他要做的事情,臣下自然也不該反對。隻是,他卻不想想,他的行為觸犯了多少世家大族的利益。
漸漸的,他提出的“政策”越來越難以執行,朝堂的官員也開始變得陽奉陰違,甚至還有人當朝反對。皇權不穩,貪官佞臣當道,就連曾經助他上位的顧家,也有不少人起了不該有的心思。
顧太傅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才開始輔佐心思狠辣的太子,希望太子能夠改變這種局麵。顧佑忠雖然是佞臣,但他的權利幾乎已經走到了頂點,所以他並不願大元的江山社稷不穩。
“皇上,雲府逼宮造反,乃是滿門抄斬的大罪!造反者,在混亂中被侍衛殺死,也是順理成章的。等一切塵埃落定,雲致遠就算心有不甘,也無法回轉了!”顧佑忠再落一子,直接封死了白子的活路。
隻有支開了雲致遠,才好收拾雲家的兩個小崽子!等雲致遠回來的時候,他已經給雲家定了罪,滿門抄斬也已成定局,雲逸軒和雲逸塵都已經死透了,雲致遠就算再有能耐,也翻騰不起什麼風浪了。
“你是說逼宮造反?不是謀朝篡位!”皇上突然怔了一下。
逼宮造反,罪名雖然也不小,但和謀朝篡位還是有很大出入的!
能夠逼宮造反的,通常都是皇室血脈,就算造反成功了,也不會更改國號,隻是換了一任皇帝而已。而謀朝篡位的,則是外姓的臣子,不僅換了個皇帝,甚至還會改朝換代,徹底顛覆前朝。
看樣子,顧太傅是打算一並把二皇子也給鏟除了!否則,單單一個世代功勳的雲家,拿什麼來逼宮造反,逼宮之後,又要輔佐誰來登上帝位?
隻是這樣一來,沒有了二皇子的威脅,太子的地位會變得更加穩固。他如果再想廢太子另立,恐怕就更是難上加難了。顧太傅這是算準了他的心思,要逼著他盡快做出一個取舍了!
不過,若要在二皇子和軍權之間做出選擇,那麼他選擇的一定是軍權!軍權隻要一天不收回,他的皇位就一天不能坐穩。所以,就算明知道這是顧太傅挖的坑,他也會心甘情願的跳下去!
更何況,用一個病秧子皇子,換回大元的兵權,這個買賣著實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