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蛇族!(1 / 2)

車隊到了邊關,雲致遠才從軍營裏出來,彙入了送嫁的隊伍。

這些日子,雲致遠一直住滇南邊境的軍營裏,調配著鎮守邊關的雲家軍,也順便在這裏練練兵。當然,他還順便提拔了幾個懂得農業的將領,順便安排了一下將士們在這裏開山種地,讓他們能夠自給自足。

甚至,雲致遠還劃出了幾塊不算陡峭的山頭,讓將士們在這裏養豬養雞。讓他們不僅糧食方麵能夠自給自足,連日常的夥食也能得到極大的改善。隻要將士們勤勞一些,多喂養一些雞鴨牛羊,頓頓有肉吃都不是奢望!

其實,早在和南疆開戰的時侯,雲致遠就升起過這樣的念頭。

滇南的山好水好,氣溫又那麼的適宜,雨水也算充足,這裏簡直就是最佳的糧食基地和養殖基地。再加上,雲嬋卿嫁給了安南俊,南疆的邊關短時間之內不會有戰事,所以,這裏的軍隊最適合用來發展生息。

隻要經營得當,將士們不僅能夠自已自足,而且,還能有不少的糧食和肉類產出,反過來供應給附近的幾個地區,改善附近百姓的生活質量。

當這裏的開荒種地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當將士們用個三兩年的時間,把這裏的荒地逐漸調理成了熟地,糧食的產量將會陡然大增,甚至,他還可以在這裏建立起一個大型的糧倉,專門用來儲備那些剩餘的糧食。

這樣一來,就算再次遇到災年,甚至遇到像今年這樣的大旱,或者像今年這樣的洪災,朝廷也會有足夠的糧食來救濟災民,讓百姓順利的度過難關。

當然,雲致遠不僅安排了將士們分批開山種地,同時還留下了兩個暗衛小隊,暗中觀察這些將士們的動態。一旦發現這裏的情況有任何異常,暗衛們就會馬上向雲致遠進行彙報。畢竟,邊關的糧草向來控製在朝廷的手裏,一旦軍隊能夠自給自足,甚至還能有餘糧存下,很難說守備的將領會不會生出異心。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

開荒種地,不僅滇南的將士們正在進行,就連南疆的百姓們也在進行。雲嬋卿的送嫁車隊進入南疆之後,隊伍裏陪房的那些莊戶人家,就開始了忙碌的傳授工作,教導這些南疆土著們如何高產高效的種地。

雲嬋卿特意從大元帶來了玉米,土豆,蠶豆,油菜等種子,沿途發放給了路經的每一個部落。她派人教導這些部落如何種植作物,甚至教導他們如何打造犁具,如何犁地,灌溉,施肥,除草,除蟲……

其實,靠近大元的一些部落,平常也會耕種一些農作物,隻是因為他們不善於管理,通常是隻種不管,所以糧食的產量極低。很多時候,他們灑出的那些種子,還沒等掛穗就遭到了蟲子的啃噬,最終導致顆粒無收。

如今,有了雲嬋卿帶來的這些莊稼好手,不斷的傳授他們最正確的農耕技術,還教導他們如何使用農耕工具,教導他們如何除蟲、除草,終於讓他們擺脫了部落的原始性,走向了正規化的耕種,走進入了農耕的新時代。

有了雲嬋卿傳授的這些耕種方法,再種上她所帶來那些高產作物的種子,糧食的產量變得非常之高。南疆的部落們不得不佩服漢族的農耕技術,這種農耕技術使他們在日常打獵之餘,還能夠收獲到大量的糧食。而糧食的豐收,更是讓他們的生活變得輕鬆自如,甚至在釀酒等方麵,也有了長足的發展。

尤其,在雲嬋卿把種桑養蠶的技術傳給南疆的部落之後,南疆除了固有的棉麻等紡織品以外,也逐漸有了自己的絲織品。絲織品的光澤柔亮,觸感細膩柔滑,花色濃豔明麗,極大的美化了南疆人的生活,讓他們喜不勝收。

農耕的技術,牲畜的喂養,種桑養蠶,釀酒織布,雲嬋卿帶來的幾乎全都是大元最先進的技術!她每經過一個部落,就會給這個部落帶來極大的震憾,並且,同時也給這個部落帶來極大的改革!

最關鍵的是,她是在無償的教導這些南疆的部族!

她所送出的種子,她所傳授的技能,從來沒有索要過任何的好處。她隻是在盡自己所能的,改善南疆各個部落的原始和落後;她隻是在盡自己所能的,讓南疆的子民們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在南疆的境內行進了幾天,就連安旭東都忍不住側目——他的兒子果然是好樣的!娶回了這樣一個有利於南疆發展的好媳婦!他可以非常肯定的說,有了雲嬋卿帶來的這些技術,南疆的繁華絕對指日可待!

……

時過半個多月,送嫁的隊伍終於接近了南疆的京城。

南疆京城的附近,有一個比較荒蕪的小盆地。這裏的土質沙漠化比較嚴重,似乎不太適合進行農作物的耕種,而且,這裏因為是盆地的地貌,所以氣候相比於其它的地方更加的炎熱,這裏四處都不透風,就像一個巨大的蒸籠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