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節(1 / 2)

封崔棲梧為太子,將來好接崔承元的皇位。

又有奏折上,卻是說王敏光是王太後親侄子,崔承元親表弟,這幾年出使匈奴和蕃國有功績在身,堪當大任,請求封他為太子的。

崔承元看著奏折正惱火時,墨玉翻開另一封奏折,卻是失笑了,跟崔承元道:“皇上,固然還有人上折子,請求封匈奴王兒子金蟬為大夏國太子的,說匈奴王兒子是南昌公主所生,也是你嫡親表弟。”

聽得此話,崔承元反冷靜下來道:“瞧著,全是想來攪亂一池清水的。”

墨玉道:“皇上英明!”

崔承元不語,隔一會道:“玉姐兒,你說,朕真要立太子,立誰好呢?”

墨玉道:“皇上春秋鼎盛,何必急於立太子?”

崔承元抬頭看一眼墨玉,見墨玉雖穿著內侍的服飾,難掩國色,心下莫名一動,朕養大的寵娃,不知不覺,卻是長大了,還這麼好看,比皇後和宮妃們好看多了。

墨玉見崔承元突然發愣,便喊了一聲。

崔承元回過神來,負手道:“或者,朕過繼一個兒子?”

那頭,紀家也著急了,紀夫人進宮見紀夢梨道:“聽聞皇上要立崔棲梧為太子?你可得打算起來,萬不能讓他們得逞。”

紀夢梨道:“阿娘有什麼建議?”

紀夫人道:“你既然懷不上,便得想法過繼一個兒子。再有,墨玉和墨白萱在宮中經營勢力,是最大的威脅,你得設法先除了她們。”

☆、第54章

紀夢梨對墨玉是恨得牙癢癢的,自己一個皇後,一個月也沒見著皇帝幾次,墨玉倒好,天天伴在皇帝身邊,跟進跟出的,儼然是皇帝身邊第一人。

紀夫人道:“墨玉幫著皇上批奏折,交結大臣,其心可誅,若再縱容,你這個皇後遲早沒位置站。”

紀夢梨道:“太後娘娘和皇上寵愛她,我一時也沒機會下手。”

紀夫人道:“先斷其臂膀,再除她。”

紀夢梨點頭道:“阿娘說得沒錯,如今之計,宜先除墨白萱,再除墨玉。”

紀家母女商議並布局時,墨玉卻是接到吳氏安人生病的消息,她忙忙跟崔承元稟報,告假出宮去看望吳氏安人。

墨家幾年前已是換了大宅子,墨金春和墨金秋又任了官職,論起來也是皇親國戚了,因而吳氏安人一病,來看望的人卻是絡繹不絕。

墨玉回到家時,石氏忙領了她進去,一邊說著吳氏安人的病情道:“卻是前兒晚上開窗睡覺,著了涼,仗著平素沒什麼大病,也不放在心上,誰知昨兒就發起高燒來,來熱凶猛。大夫開了藥,隻說安人年老,還得好好看護著,待得燒退了自然無事。”

吳氏安人畢竟年紀大了,大夫這樣說,含意便是,高燒能退便沒有危險,若沒退,隻怕要準備後事了。

墨玉進了房去,見吳氏安人還沒醒,便揭紗帳看了看,伸手在吳氏安人額上探了探,見還是燙熱著,不由心焦,回頭問石氏道:“請的是哪個大夫?”

石氏道:“是胡家幫忙請的大夫,醫術高明著,聽聞這大夫的叔叔還是宮中禦醫,沒有一點門道的,也請不動他。”

墨玉問得大夫姓名,倒也知道這是一個醫術好的,當即道:“既然請的是他,也跟請了宮中太醫差不離了。”

母女說著話,墨玉便決定留下來住一晚,總歸要看著祖母退了燒,才能放心回宮的。

外頭女眷聽聞墨玉來了,卻是借著進來看吳氏安人,先後和墨玉見了見。

過會兒,女眷們聚在一道,卻是悄悄論起墨玉來。

“玉姐兒不愧是皇上身邊的紅人,一身全是氣派。”

“玉姐兒今年也及笄了,你們說,皇上會不會封她為妃?”

“哪還用說嗎?玉姐兒兩歲多進宮,一直得皇上的歡心,皇上把她留在宮中養到現在,自然不會讓她出宮了。再說了,玉姐兒這樣的才貌,除了皇上,外間誰個消受得起?”

她們討論時,石氏倒是和墨金秋道:“玉姐兒也及笄了,這婚事總要論的,萬一安人有個三長兩短,她是親孫女,這一守孝,卻要耽擱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