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他當初所煉製的十二顆小定海珠之一,內含一個小世界,很適合用來居住。
葉離打算解決了天庭之後,就去把西天的二十四諸天全部搶回來用以喚醒真正的定海神珠。一旦真正的定海神珠蘇醒,這小定海珠的作用就不大了,正好用來當做居住的小世界使用。這小定海珠中的小世界除了麵積稍小外,山川河流、花草樹木、星辰大海,幾乎無所不包,而且其中靈氣氤氳,不亞於一般的洞天福地,算得上是十分不錯的修煉寶地。
他準備抽時間效法佛門將十二顆小定海珠全部演化成真正的十二小世界,到時候把包括主世界三仙島上修行到一定階段的學生、其他小世界合用的人才送進入其中修行,應該會大大提升他們的修煉速度。
葉離又施展法力在小定海珠中建設了一大片房舍,又在房舍中央刻下一座記載修行法訣的天碑,這才施展空間法力,將這枚小定海神珠傳送給了惡屍分身。
有他照看,葉離自然可以放心。
辦完幾事,葉離隨手一掌將整座女兒國宮城徹底沉入地下,這才轉身向著無極仙宮飛去。
如今的無極仙宮可是熱鬧得緊。
外層百萬天兵天將,以照妖鏡為陣眼,布下了天羅地網大陣。內層南鬥六司星君,北鬥七元解厄星君,九曜星君分占坎、離、克、震、巽、乾、坤、艮八極,合力布下星鬥大陣。再加上東方崇恩聖帝、三島十洲仙翁東華大帝君、中央黃極黃角大仙、九天蕩魔祖師率領部下門人緊守四方……
天庭神位按三清、四禦、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劃分,如今排列在無極仙宮之外的除了三清道祖和四禦大帝,幾乎是已經全員到齊了,聲勢之宏大,遠遠超出自天地重生以來任何一場爭鬥。可見天庭對於無極仙宮這個崛起不過十年左右的新勢力是如何的重視。
外麵重兵包圍,無極仙宮內部也是人心惶惶。
畢竟隻是短短十年時間,這些來投奔的神仙妖怪對於這裏還沒有足夠的歸屬感。在這種生死關頭,自然會有不少人起了逃離之心。如果不是逃走的人全都被天庭無一例外的斬殺當場,沒準會有過半弟子逃走。
話說這次的爭鬥起的太過倉促,無極仙宮根本沒有反應過來就被圍了個嚴嚴實實。而之所以這場爭端爆發的如此迅速,其實主要是因為五個人。
其中之四就是唐三藏、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四個。
唐僧一行西天取經,結果到了白虎山無極仙宮卻是怎麼都不想走了。
世人皆認為唐三藏心誌堅定,哪怕九死一生也要求取真經,其實這是不了解事情的始末。所謂的西天求取大乘真經,不是唐三藏一心向佛自己願意來的,而是唐太宗的諭旨,逼得他不得不來。
在四聖試禪心一節中,觀音,文殊,普賢,驪山老母四聖變化為林間的美女,以財帛,美色,試探唐僧師徒取經的決心。唐三藏其實是打算留在那裏不走的,隻是未曾言明罷了,而在這一點上孫悟空和豬八戒與唐僧的觀點相同,他們都不想繼續往下走,反倒是隻有沙僧是真真正正的想要去西天。
沙僧當年在天庭犯下大錯,不僅被打下凡間,更是每七日要經受萬劍穿心之苦,隻有到達西天,成就西天仙佛,他才可以免去這無窮盡之痛苦,並且再度位列仙班。但是唐三藏、孫悟空、豬八戒三者卻是不然,因此他們的取經意誌並不堅定。正是經曆過四聖試禪心之後,唐僧才醒悟西天神佛一直關注著他,一旦他選擇放棄,災禍必至,這才不得不堅定了西行的信心。
而因為葉離的亂入,主導取經事的觀世音和驪山老母都進了無極仙宮門下,自然也就不會再有四聖試禪心這一節。相反,孫悟空一行到了白虎山之後,觀世音更是出言勸諫他們不要再往西行。
促成取經事的觀世音都如此說了,本就不想西去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三人自然順水推舟的留了下來。而唯一有心繼續走的沙僧孤掌難鳴,再加上得了無極仙宮庇護,不用再擔心天庭來找麻煩,自然也順著師父、兩位師兄的意思留了下來。
取經之事對於西天意義何等重大,如來知曉後大為光火,立刻就派遣靈吉菩薩入了無極仙宮責問,卻是正巧惹到了正在仙宮中遊玩的全王,結果被全王幾巴掌打掉了滿嘴牙。
全王的厲害,實在是大出天庭和靈山的意料,就連三清都大為警惕。
為了消滅這個有可能的心腹大患,天庭這才來了一場十麵埋伏的把戲。
隻可惜,他們並不知道真正厲害的人物還沒出場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