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深深震撼。

她說,她的哥哥在一個雨天開車回家,為了躲避一個橫穿馬路的行人,車撞大樹,成為植物人。她替自己的嫂嫂和父母記錄下ICU(重症監護室)裏的每一個夜晚,以及對一個家的艱難支撐。

她說,嫂嫂要上班,父母還沒退休,請了兩個護理人員,可是她們隻顧自己睡覺而忽略了哥哥的感受。每個護理人員每月800元的薪水,自己做教師的微薄收入和待嫁的嫁妝全都放了進去。幾次想要辭職,可是想起班裏快要升學考試的孩子,終究還是不忍。每次,給哥哥做按摩,看嫂嫂憔悴的眼神,內心就很痛苦。生活最沉重的石頭壓在自己身上,喘不過氣。自己25歲了,可是根本沒有勇氣去談戀愛。命運是沉沉的石,積壓在她的胸口上。

我幫她記載這個故事,隻是終究還是寫成喜劇——故事結局裏,女子虔誠的呼喚終究還是喚醒昏迷的男人,皆大歡喜的結局。看過的人都說這真是個讓人流淚的好故事啊,故事裏的深情令我們感動。可是,這篇稿子卻遲遲未得刊發。

說到這裏,你一定知道原因:我寫的,不過是我一廂情願的童話,真正的人生,是至今都在掙紮的這個女孩子和植物人哥哥的相依為命。那些真正能獲得讀者感動的故事,應該是真實的故事。帶著真實的情感,瑣碎的生活細末,打動我們的內心。

從悟懂這個道理那天開始,我放下單純美好幼稚的幻想,一心記錄一點真實的人生。

當我們把視角放低,才發現,所謂生活,是最凜冽的童話——愛情,不過是柴米油鹽、尋常夫妻;事業,不過是身體力行、腳踏實地……

而生活本身,是無法真的承載那些像童話一樣的美好情節的。

童話,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蜃樓。我見過一位老人,他和他的老伴每天黃昏都牽著手去海邊散步。他釣魚的時候她就安靜地坐在一邊,從來沒有聽她說過話,而他和她的身影極少分開。夕陽下,我以為,這是最美好的童話。

可是後來有一天,老人告訴我,他和她之所以能夠幸福地在一起,是因為他們彼此包容。他性子急,她性子緩;他身體強健,她身體虛弱;他喜歡書法,不會做飯;她喜歡烹飪,不會寫字……她從來都覺得他的字最好看,他從來都覺得她做的飯最好吃。

老人說,生活最細微的那些小事,就是幸福的原因。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開心才是最重要的,至於那些隻有電視劇裏、故事書裏才會出現的浪漫場景,也隻有你們這些小姑娘才會信。

老人這樣總結:愛情和婚姻一樣,都是生活,不是童話。此道理,對於其它很多事情都同樣適用。

恍然大悟。

原來,相信童話,是因為我們還年輕,生活沒有磨去我們天真的翼,展開翅膀就可以在幻想的世界裏飛翔。可是忘記童話,是因為成長,因為腳踏實地經曆生活中的磨難與平庸,在最淺淡無奇、不斷反複的日子中感受傳奇。

所以,忘記童話,是要我們從今天開始,書寫我們自己的傳奇。而這樣的傳奇,你又怎麼知道在別人的眼裏就不是一樁美好的童話?

忘記報複。

六月,我病毒性感冒,每天去醫院打吊針。隔壁是醫院的急救室,每天晚上都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第一天晚上,一個女孩子在洗胃。她恨愛人拋棄了自己,吞了三瓶“安定”。洗胃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我聽到她不停地嘶嚎,就是那種困獸一樣的嚎叫聲,很慘。第二天晚上,一個女孩子被男朋友捅了兩刀,招招致命,而實際上還有10天她就要拿到學士學位。

第一個女孩子活下來了,第二個死了。

第一個女孩子,她說她要報複那個負心的男人,要讓他一輩子生活在陰影中,永遠覺得背負了一條人命。不過可惜她沒死成,她躺在醫院裏洗胃的時候,那個男人都沒有來。第二個女孩子,被搶救還不足三分鍾就宣告死亡,她的同學在門外哭泣,她的父母正從臨近的農村趕來,她的男朋友已被拘押。她是報複的犧牲品,她的男朋友也是——男孩子是她的同班同學,也快要畢業了,也有一個農村的家。負擔他們兩個人讀書的兩個家庭,都很辛苦。如今,兩個家庭都心痛到絕望。

後來才知道,這個男孩子審訊的時候這樣說:要畢業了,她要去別的城市,要和我分手,我隻是想報複她,我不是真的想要她死,我隻是想讓她嚐嚐疼的滋味。他忘記了,他們都是學醫學的,他對大動脈位置的把握精準無比,急紅了眼的時候,已經沒有力度可以掌握。

常常都是這樣的:失去愛情的時候,我們都以為自己是再也翻不了身,我們隻求一死。可是,我們都沒有想過這樣一個道理:那些愛我們的人,因為我們的死,痛徹心脾;而那些不愛我們的人,既然已經不愛了,我們的死帶來的隻不過是瞬間的震撼,稍後也不過就是人生的插曲。最淒涼的是,有的人,甚至把我們的死當作負擔的解脫。所以,我們昂貴的生命對他們而言隻不過是最菲薄的饋贈。

那些以為可以讓對方因自己的死而傷心痛悔一輩子的男女,是太自以為是了。他們以為對方一定很愛自己、真愛過自己,所以一定會為自己的死難過一生。那就可笑極了——如果他真的愛你,又何必與你分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