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脂肪肝主要累及肝、膽、脾、胃,多因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或酗酒無度所致。根據本病脾胃失司、肝膽不和、濕熱痰阻、氣滯血淤之病機特點,治以祛濕化痰,活血化淤,舒肝利膽,調和脾胃,護肝降脂。方中生山楂消食化痰、散淤行滯,丹參祛淤生新,澤瀉清利肝膽濕熱,此三味藥共為君藥。茵陳、黃連、梔子清熱利濕以逐三焦水火,萊菔子、白蔻消積化痰、理氣祛濕以調理脾胃,草決明、夏枯草宣泄肝膽鬱火、潤腸降脂,澤蘭、當歸、鬱金活血逐淤、化痰利水,這些藥物共為臣藥。方中另輔黨參、白術、黃精益氣健脾,恢複中焦運化之功,製首烏、桑葚、白芍、當歸養血柔肝,這些藥物共為佐藥。同時借柴胡、青皮疏達宣利之性引諸藥入肝經,共奏舒肝利膽、祛濕化痰、活血祛淤之功。
現代研究表明,山楂、當歸、丹參、鬱金、澤瀉、草決明、柴胡、黃精、首烏等藥均具有降血脂、抗脂肪肝的作用,可通過作用於脂肪的代謝的不同環節發揮調節作用,如澤瀉即能幹擾外源性膽固醇的吸收,又能影響內源性膽固醇的代謝,丹參則主要抑製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草決明具有幹擾脂質合成和抑製膽固醇沉積的作用,山楂則能增加膽固醇的排泄。同時,方中藥物還有改善和恢複肝功能、利尿降壓、降血糖等功效,對於脂肪肝合並高脂血症、高血壓病、肝細胞損害、糖尿病以及肥胖症等都有良好效果。
4.絞股藍是如何抗脂肪肝的?
絞股藍為葫蘆科絞股藍屬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絞股藍在明、清的醫學典籍中均有記載。明代的《救荒本草》中記載了絞股藍可作為饑荒之年果腹之品,後來的《植物名實圖考》也記載,絞股藍可供食用。對於其藥用保健價值,史料記載無法查證。
我國醫學家、生物學家對絞股藍的食療價值以及藥用保健作用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和實驗,確認絞股藍中含有四種與人參相同的有效成分——皂苷。進一步研究還發現,絞股藍所含的皂苷,比人參粉中的含量還要高,甚至是長白山人參、高麗參中所含相對應的“人參皂苷”的4倍。絞股藍還含有低聚糖、果糖、維生素C、丙二酸,蘆丁以及天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等18種氨基酸和鐵、鋅、銅、錳等23種礦物質元素。此外,絞股藍還含有一種特殊成分——甘茶蔓糖苷,具有滋補、消除疲勞、抗衰老、消炎、防癌等多種功效,因此特別適合於老年朋友服用。
中醫學認為,絞股藍性平寒,味微苦,歸脾、胃、肺經,有益氣補脾、扶正抗癌、化痰降濁等功效。現代中藥研究發現,絞股藍能去肝脂、降血脂、降血壓、增加冠脈和腦血流量,在防治脂肪肝、動脈粥樣硬化症、高血壓病、冠心病、腦卒中、糖尿病以及肥胖症等方麵療效顯著。
現代研究發現,絞股藍能降血脂、降血壓、增加冠狀動脈和腦血流量,在防治肥胖症、高脂血症、脂肪肝、動脈粥樣硬化症、高血壓病、冠心病、腦卒中以及糖尿病等方麵療效顯著。
臨床研究中,用絞股藍衝劑對42例高脂血症患者治療1個月,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明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有所提高。實驗研究發現,絞股藍提取液喂養大白鼠,對膽固醇、少脂蛋白的代謝有促進作用,長期服用能加速脂類代謝,但又未超越正常範圍。有學者認為,這種改變可能加速膽固醇轉成維生素D及膽汁酸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合成。而且,絞股藍的顯著降脂作用,與抑製脂肪細胞產生遊離脂肪酸及合成中性脂肪有關。
絞股藍不僅對肥胖病、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症等有顯著的治療效果,而且對脂肪肝也有明顯的護肝消脂效果。在實際運用中,絞股藍已顯示其對防治脂肪肝的良好作用,有希望成為攻克、防治脂肪肝的優質新藥。
春夏季節采摘嫩莖葉,用水焯將其苦味除去,可炒食或涼拌。絞股藍性寒,脾胃虛寒、大便稀溏不成形者忌食。
5.螺旋藻是如何抗脂肪肝的?
螺旋藻為顫藻科藻類植物螺旋藻的全體。螺旋藻的營養成分非常豐富,幾乎含有人類從自然界獲得食物的全部營養成分。研究表明,螺旋藻不僅是一種安全食品,而且具有很高的藥用保健價值。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螺旋藻具有去肝脂、降血脂作用。螺旋藻所含的植物性脂肪中,80%為不飽和脂肪酸,同時含有生物活性物質螺旋藻多糖和亞麻酸等成分。不飽和脂肪酸在體內能降低膽固醇。亞麻酸在血液中與膽固醇接觸後,能使膽固醇溶解而從動脈硬化的蝕斑中溶出,將膽固醇帶回肝髒後排出體外,並使血管保持清潔通暢。而且,亞麻酸是一種人體必需的脂肪酸,為體內前列腺素的前體,參與多種人體基本生理過程,其中包括調節血脂、調節血壓等功能。
據報道,日本有學者對30名高膽固醇、輕微高血壓的男性作臨床觀察,在食用螺旋藻8個星期後,其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均有所降低,且其皮下多餘的脂肪也有所減少,此項觀察是在保持原有飲食狀況下進行的。前西德研究人員發現,服用螺旋藻的高脂血症患者在膽固醇降低的同時,體重也同時有所下降。
日本琦玉醫大竹本和夫教授、女子榮養醫大岩田多子教授對高脂血症患者做膽固醇負荷試驗,發現螺旋藻製劑能抑製血中膽固醇上升,能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上升,抑製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上升,能抑製血中、肝中膽固醇上升,其主要有效成分是脂溶性組分(如磷脂質、糖脂質等)。岩田多子教授對高脂血症患者做果糖負荷試驗證實,螺旋藻能抑製血中、肝中中性脂肪上升(血中脂肪酸活性上升),螺旋藻水溶性組分能抑製血中膽固醇上升。
國內對螺旋藻的研究證實螺旋藻在抗脂肪肝、降低血脂、預防高脂血症、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方麵的保健功效顯著,並對肝腎功能無損傷,建議在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