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當然不忘它是教會學校的性質,宗教儀式是天天都有的,早晨要做禮拜。星期三、六要開祈禱講經會。孔祥熙對這些儀式非常虔誠,也非常積極。因為學校是把這作為品德標準的。但是有一次上神學課時,孔祥熙向牧師發出了駁難。
牧師這天講的是《聖經》的創世記。他說,上帝創造了天和地。第一天,上帝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第二天,上帝說,要有空氣,於是就有了空氣。他把水分開,一部分留在地上,一部分放在空氣之上,以雲和雨的形態留在天上。第三天,上帝把天下的水彙集在一起,彙集起的水叫作海,露出的陸地叫作地,並且讓地上生長青草、蔬菜和樹木。第四天,上帝在空中造了兩個發光體,大一點的白晝發光的叫太陽,小一點的夜裏發光,叫月亮。第五天,上帝說,水裏要有魚遊,天上要有鳥飛翔,於是就有了魚和鳥。第六天,上帝照著自己的身體形象,摶土造了人,讓人管理地上的一切。天地萬物造齊了,第七天,上帝就休息了。上帝賜福給第七天,定它為萬世的節日……
這些故事是那樣新鮮有趣,同學們聞所未聞,一個個聽得全神貫注。但孔祥熙卻覺得似乎有些不對勁,他舉起了小手,但牧師為自己講的故事情景所迷,沒有看見。他仍滔滔不絕地講下去——上帝在東方富饒的平原上,建造了一所美麗的花園,這就是著名的伊甸園。上帝把它造的人亞當安置在伊甸園裏,叫他在那裏耕作管理。後來上帝看到亞當一個人很孤獨,就乘他睡著時,從他身上取下一根肋骨,造了一個女人,叫作夏娃,讓夏娃做亞當的妻子。開始他們都赤身裸體,不知道害羞……
牧師偶然抬頭,看到了孔祥熙倔強地舉著的小手,有些吃驚,於是停了下來,他問:你有什麼事?難道要在講經的時候出去上廁所嗎?
不。老師,我有一個問題。
好的,有沒聽明白的地方,盡管提問。
上天文課的老師說,日出日落和一切風雨雷電都是自然現象,他說得對嗎?
牧師看了孔祥熙一眼:那是科學,不能懷疑。他講的當然是對的。好,我們接著往下講……
老師,我還有一個問題。你剛才說日月風雨都是上帝創造的,這對嗎?
住口!這是《聖經》上說的,你怎麼敢懷疑?用這樣的口氣提問是對上帝的褻瀆和不敬!
孔祥熙一股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架式:老師,我隻是要弄清楚,日出日落風雨雷電究竟是上帝操縱的結果呢,還是自然現象?
這——,牧師變得口吃了,鼻子尖上冒出了汗珠,一時竟無法自圓其說。
孔祥熙在學生中成了敢於駁難老師的英雄,許多人來主動和他交朋友。學校方麵也竭力給他多做工作,以免再出現讓老師難堪的類似事情。他們經常給他提供出頭露麵的機會,利用他的影響力,帶動其他學生按校方設定的路子發展。結果,五年後,孔祥熙以品學兼優的成績在華美公學畢業,並且成了教會重點跟蹤培養的人才。
十三、倔強的選擇帶來真正的發祥
華美公學一畢業,教會方麵立即把孔祥熙作為重點培養對象,準備送往設在京畿要地通州的潞河書院繼續深造。那也是一所美國人開辦的教會學校。
說來也是奇怪,按孔祥熙的家世,本來應該是像他的父輩一樣,走讀書經商的道路,可自從9歲那年一場大病,卻把他推上了外來的教會方麵,而且似乎是從進入福音院門的那一刻,上帝就給他安排好了一條阻力重重又不能回頭的人生道路。現在,孔祥熙又一次麵臨著一個人生的十字路口。
華美公學畢業,孔祥熙已經15歲,長成一個小夥子了。孔家族人及時聚在一起,警告孔繁茲:行了,這小子在洋人跟前混得已經夠久了!應該從此把他領回來,經營錢莊當鋪了!如果再讓他跟洋人攪在一起,一是難免變成一個從思想到行為都洋化了的二毛子,二來也可能有性命之憂。
族人們的議論並非毫無道理。因為早在1891年初,長江流域就已經爆發過大規模的反洋教運動。成千上萬的人把各地的教堂圍住,向教堂吐唾沫,進行抗議的呼喊。花花綠綠的反洋教傳單貼滿大街小巷,繼而在城市的街道上空飄飛。一些平時耀武揚威的傳教士在街上一露頭,就會遭到憤怒群眾的追打。各地教堂被毀、傳教士被殺的消息時有所聞。雖然朝廷應洋人的要求,每次都對反教的行動進行血腥鎮壓,但許多地方群眾與教會的矛盾似乎越來越深,難免早晚鬧出一場大風波。